本文转自:人民网
集中育秧的秧苗长势好。刘宾摄
眼下,春耕生产正当时。连日来,在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狮子岭村,广袤农田里, 一台台“铁牛”在“撒欢”,一派繁忙景象。
55岁的村民肖运龙把一盘盘绿油油的机擦秧苗装到擦秧机上。随着机器在田里开动起来,秧苗便排着队般,一头“扎”进了泥土里。
“眼前这块田,虽然只有一亩五分地,但如果人工抛秧,两个人也得忙上一整天。”肖运龙说,如今使用擦秧机,算上准备工作在内,最多只要一个小时就能种完,“一台‘铁牛’,能顶20个人力!”
与人工擦秧、抛秧相比,机械化擦秧省时、省力,且苗距均匀,后期除草、施肥更方便,秧苗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秧苗从哪来?“瞧,育秧厂就在马路对面。”肖运龙抬手一指说道。他家稻田旁,是今年3月份建成投产的望城区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创联联合社”)智能育秧工厂。
这里有40个智能温控连栋育秧大棚,采用先进的场地工厂化育秧技术,可实现水稻多批次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育秧,能满足约3万亩农田的用秧需求,是长沙目前最大的集中育秧工厂。
进入厂区,只见泥土粉碎机、上土机、高速播种叠盘流水线、2个浸种催芽池、3间催芽恒温密室等智能化生产设施设备、场地一应俱全。
4月初,正值出苗高峰期。前期下过订单的种植大户们,不约而同地纷纷赶来“取苗”。
一条从温室大棚里延伸出来的传送带正在循环运转,上面白SE的长方形秧盘里,摆放着一摞摞被工人卷成卷状、即将“出仓下田”的水稻秧苗。
传送带另一端,农户手脚麻利地把秧苗搬到三轮车里码放整齐。一车装满,他们便马不停蹄地“轰隆隆”开着车,奔向田间地头去了。
“厂里从4月10号开始集中出苗,当天供苗160多亩,这两天累计供苗近300亩。”创联联合社理事长谭新龙说,目前育苗选用的水稻品种有湘早籼32号、中嘉早17号等,与过去的种子相比,抗倒伏新更强,能增产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