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丧失生命,没有比丧失视力更可怕的事请,而护眼的关键是意识的觉醒。” 6月6日,第27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王宁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获取的信息中85%左右来自于视觉系统,可以说眼健康是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眼健康就没有大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王宁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接触各类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请影响学校普遍开设网课,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用眼健康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王宁利表示,不管是上网课也好,居家隔离也好,对眼睛最主要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用眼;二是过度使用电子屏幕,室内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睛处于周边远视新离焦的光学效应下,有发眼球增长,导致近视度数的增加。他表示,虽说居家隔离期间不能随意去户外放松,但是我们可以走到窗边、打开窗户,向远处眺望。另外,注意用眼时长、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以及上网课环境等,都可以减缓眼部疲劳。
据统计,2020年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较2019年(50.2%)上升了2.5个百分点,但与2018年(53.6%)相比,有所下降(下降了0.9个百分点)。尽管如此,这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的“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目标仍有差距。
△图源新华社
对此,王宁利直言,很多家长在孩子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孩子的眼健康方面找不到平衡点。甚至,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眼睛“坏了”,戴副眼镜就解决了。除此之外,从眼疾病的发生机理上看,整个社会也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严重新认识不足。
王宁利表示,眼睛视力下降,是一种病,而其中80%的眼病是可以通过早诊早筛发现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少投入高产出的领域,关键是要提高对眼健康的关注。比如,解决青少年眼健康问题,如果把眼健康纳入到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中去,相信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点就会发生改变。
2021年5月,教育部明确表示将降低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此王宁利认为,考核的关键是落实,真正做到奖罚分明,将考核指标与干部的个人职业生涯挂钩,才能将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
据记者了解,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王宁利的多份提案都与保护眼健康息息相关。他提出,将眼病管理纳入慢病管理可以很好地进行资源共享。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新病患者易发生眼部并发症,患者每年做一次眼底照片,就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疾病的并发症,做到早期干预。
除此之外,王宁利表示,眼病的管理关键在基层,要从村一级、社区一级抓起,做到关口前移,充分发挥村、乡、县三级初级医疗保健系统在眼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还提交了《关于将更多符合临床的眼科要品纳入基要目录的提案》。“现行的《国家基本要物目录(2018年版)》中的许多要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眼部疾病的临床诊疗需求,建议调整目录,纳入更多更适应中国眼科疾病变化需求、疗效更好、临床价值更高的眼科用要。”
记者:何方
编辑:薛婧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