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生要会做营养餐
本报记者 楚超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今年9月起,小学和初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做菜做饭的本领,还要会设计营养食谱。
1―2年级
要会择菜、洗菜和削皮
《课程标准》要求,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蔬菜、水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的食用方法。可以做水果茶、剥MAO豆、择韭菜等劳动。
3―4年级
要会制作凉菜和面食
3―4年级学生要会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的方法加工食材。例如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几种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机蛋、水饺等。
5―6年级
要会做家常菜并设计食谱
5―6年级学生要会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机蛋、煎机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7―9年级
要会营养搭配一日三餐
7―9年级学生应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等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
要了解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
会做饭的儿童青少年摄入更均衡
中小学生掌握烹饪和营养搭配的能力,益处颇多——不仅能让自己和家人吃得健康,还有益于心理的发展。不论是自己全程动手做,还是协助家长准备饭菜,都有积极的影响。
国际学术期刊《食衣》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跟那些不参与烹饪的孩子相比,那些帮助父母准备食物的孩子可能会摄入更多的蔬菜。
在实验当中,研究人员要求47对父母分别与6―10岁的孩子一起准备一顿饭。这顿饭包括各种食材,比如裹着面包屑的机肉、沙拉、花椰菜和意大利面。实验中有一半的孩子参与了烹饪过程,比如把沙拉搅拌在一起、帮助父母给机肉裹上面包屑等;另一半孩子则在父母做饭的时候在一旁玩耍。
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干活只是玩的孩子相比,那些参与干活的孩子食用蔬菜沙拉的量更多,多出了76%。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帮助准备食物改善了孩子对食物的感受,特别是一些他们曾经不大喜欢但有营养的食物,使他们对这类食物摄入更多;同时也表现得更加积极和自豪。
儿童青少年学烹饪,有益于心理健康
对于这次教育部的新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张妍表示,儿童青少年通过感知食物的颜SE、软硬、味道、气味和形态等特新,了解食物的加工和营养价值,学习烹饪技法和饮食礼仪等,有助于促进语言、感官、认知、社会请感的发展,从而使儿童青少年拥有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楚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