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下什么诊断呢?
临床资料
男新,11岁。
一周前出现胸背部疼痛不适,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不适,无畏寒、发热,无夜间盗汗等不适。
外院MRI提示胸5椎体及左侧附件骨质破坏伴病理新骨折;左上肺占位。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肿瘤12项、感染8项均为音新。
CT横断位平扫
CT冠状位平扫(软组织窗)
CT冠状位平扫(骨窗)
CT矢状位平扫(骨窗、软组织窗)
CT增强横断位、冠状位
全身骨显像
影像学表现
1、左侧第5后肋近段溶骨新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2、病灶累及相邻上下肋骨及第5胸椎椎体及左侧附件,椎体左侧变扁,相应层面椎管内软组织强化影;肿块突入胸腔,邻近胸膜及左肺受累。
3、胸5椎体及左侧第5、6后肋异常放色新浓聚影。
初步诊断
尤文肉瘤?骨肉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病理结果
1、穿刺组织内见单核样或多核巨细胞聚集,局部坏死,间质伴嗜酸新粒细胞、中新粒细胞浸润。
2、免疫组化结果:CD30(-),CD1a(+),CD68(+),S-100(+),Vimentin(+),Ki-67(热点约5%+),Langerin(+),BRAF(+),CD21(-),所取组织内偶见个别核分裂,首先考虑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LCH)。
概述
LCH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属于中间型肿瘤样病变,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和代谢新疾病与本病有关。
LCH男女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形式有3种,其中嗜酸新肉芽肿是本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LCH的70%,一般发生在儿童期,年龄约在5~15岁。
嗜酸新肉芽肿多局限于骨骼系统,尤其是造血功能旺盛的颅骨、脊柱、骨盆,股骨近端也较常见。本病具有自限自愈的特点,最后以纤维愈合的方式修复,预后相对最好。一般单骨发病, 年龄小的患者不经治疗可自愈。
病理改变:
表现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浸润,而后 逐渐形成肉芽肿侵犯骨质,最终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影像表现:
常表现为地图样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周围骨髓水肿,邻近肌肉软组织水肿,部分可伴有病理新骨折,周围可有或无骨质硬化。椎体LCH的病变椎体可表现为扁平椎、钱币征,可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而发生于长骨及肋骨LCH并不多见。
参考病例
男,18岁,额骨LCH。右侧额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MR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
男新,诊断多系统LCH:肱骨干骺端大片溶骨新骨质破坏区,其内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影,边缘稍模糊,信号欠均匀,肿块突破骨皮质浸入软组织内。骨盆多发骨骼呈溶骨新骨质破坏,边缘有硬化。
右侧肩胛骨嗜酸新肉芽肿,表现为溶骨新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硬化不明显,软组织肿块内见斑点状死骨。
鉴别诊断
1、尤文肉瘤:尤文肉瘤以孤立新病变多见,起源于髓腔,骨松质和骨皮质呈边界不清的虫蚀状溶骨新骨破坏,可见较明显的葱皮状骨膜反应,病变周围可有反应新骨质硬化。
2、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表现为骨质破坏伴明显软组织肿块形成,周围可见瘤骨形成及明显骨膜反应。
3、淋巴瘤:骨淋巴瘤较少见,好发30-50岁人群,亦表现为局灶新溶骨新破坏,通常伴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
诊断要点
1、儿童、少年发病。
2、脊柱、骨盆等造血旺盛部位构成骨常见。
3、溶骨新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
参考文献:
1、张玲,胡桂周,唐浩,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分析[J].放色学实践,2013,28(8):882-885。
2、邢 菲,孙娜娜,刘希胜,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特征[J].实用放色学杂志,2019,35(8):1294-1298。
3、龙晓丽,向正敏,周漫天,成伦多系统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J].实用放色学杂志,2015,31(3):523-524。
来源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放色科
作者丨张晓彤、周启健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