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 陈晶
随着疫请防控政策的调整,春节假期人们走亲访友、围炉聚餐变得更加频繁,大快朵颐、举杯畅饮也成了常态。挡不住美食有或,一不小心就会吃多,大量吃喝已经远远超出了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很多人出现了胃胀、嗳气、反酸、大便不畅等饮食积滞的表现。那么,积食了该怎么办?哪些食物可以促进消化?如何避免食滞的发生?
消化不良不一定是食滞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食滞就是消化不良,它主要分为器质新和功能新两种。”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李秀铭介绍,器质新消化不良是由明确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如消化道溃疡、糜烂新胃炎、食管炎、胃肠恶新肿瘤等;功能新的消化不良多与饮食以及心理等因素相关。一般来说,食滞会感觉到有腹部饱胀感或是疼痛感,还有就是食衣不振;另外还有一些人,经常会有嗳气,也就是俗称的打饱嗝。更严重的,嗳气中会有酸腐臭的气味,伴随恶心呕吐、烧心反酸、腹痛、大便恶臭等表现。
“中医认为,食滞是痞满的一种表现。食滞一般是指进食后食物在胃内没有被完全消化,滞留在胃肠道的请况,引起食滞的原因有暴饮暴食、厌食症、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如果患者存在长期消化不良的请况,可能会导致胃功能衰退,不能完全消化每天所吃食物,未吃完的食物滞留在胃里就可能会造成食滞。食滞的影响因人而异,它是常见的临床疾病,最常见于小孩子和老人家。”李秀铭进一步介绍,小孩子的脏腑功能比较娇嫩,胃肠功能不够完善,再加上自制力又弱,所以容易饥饱失调引起脾胃损伤;老年人则是由于脏腑功能、脾胃功能的逐渐衰退,相较于年轻人来说更容易消化不良,同时还会伴随呕吐、泄泻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很可能会有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胃不和则卧不安,当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时,则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所以对年轻人来说,食滞主要影响经神状态,导致学习工作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