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身边的老年健康达人(9)
爱好摄影为他打开另一扇窗
——李继渊和他的摄影世界
看到美景或美好事物,就会请不自禁地用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摄影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开始用相机记录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到现在已经是30年。他就是曾任太原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李继渊,前不久被评为太原市第二届“老年健康达人”。
选择摄影
说起与摄影的缘分,今年80岁的李继渊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寻常”。1982年,他患上了双开角青光眼,可当时工作、生活繁忙没当回事。10年之后,视野开始缺损,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新,因为病请发展到后期会导致失明且不可逆,这让他感到很悲观。如果眼睛看不见怎么办?自己能给社会、家人留下点什么?深思熟虑之后,李继渊决定用相机记录生活中有意义且有价值的瞬间。他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200多元,买了一台“凤凰205”型相机,开启了摄影人生。
“端起相机就能忘却一切忧愁和烦恼。”这是摄影带给李继渊的真实感悟。无论是外出采风、因公出差,还是个人旅行,他的相机从不离手,每当遇到美景,就会请不自禁地拍个不停。回到家后,不管翻看纸质照片,还是欣赏传导至电脑上的每一幅图片,李继渊都沉浸其中,每一次都忘却了自己身患眼疾,享受着摄影带给他的无穷快乐。
从手动相机到数码相机,摄影设备不断升级,李继渊的摄影水平日臻成熟,作品先后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以及省、市级主流媒体上刊登。《大红灯笼挂满楼》《睡莲》《人体模特》《蝶》等多幅作品在全国、省、市摄影展中获奖,他也多次被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及太原市摄影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
乐在其中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李继渊在摄影过程中意识到自学的局限新,萌生了“寻找组织”的想法,他至今都难忘加入省、市摄影家协会时的那份兴奋与喜悦,尤其是2001年退休之后,他有了更多学习摄影、与影友们切磋的机会,摄影水平显著提高。虽然眼睛不好,但他每次都认真参加协会组织的采风等活动,大家一起背起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跋山涉水,风吹雨淋,却乐在其中。
“‘玩’摄影要学会‘三多’。”谈起摄影的心得体会,李继渊眼里有光。他总结多年学习摄影的经验,一要“多看”,看别人的摄影作品怎么拍摄,怎么立意、用光、构图,在技法上有什么特点;二要“多拍”,只有多拍摄,才能学以致用,将摄影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三要“多评”,需要请别人对自己的摄影作品进行评价,多挑MAO病,改进之后水平方能提高。
“现在人人有手机,抬手都能拍照片,但想拍好不容易。”李继渊说摄影没有捷径,唯有付出。比如,在创作《金SE的梦》时,他不顾眼疾困扰,用相机多重曝光功能进行拍摄,不厌其烦。第一次拍纸板上画好的一个花瓶,第二次用实焦拍花,第三次再用虚焦拍花……因当时用的还是胶片相机,无法当下看到结果,便将每次拍摄的参数均记录下来,等照片洗出后进行比对,总结经验,寻求最佳的拍摄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作品荣获了第17届山西省摄影艺术展览花卉类的二等奖。
汇集成册
摄影带给了李继渊不一样的退休生活,也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2013年,他的双眼视神经严重萎缩,行动也因此受限,外出摄影成了一种奢望,但这并不能阻挡他向往美好的心,以家中客厅东边窗户为“瞭望口”,用心感受外面美好事物的发生。
“一年四季,斗转星移,从这里我一样可以感受到外界的瞬息万变。”李继渊每天会在客厅东边飘窗上支着的三角架前笑看风景,感悟人生。“这扇窗”让他见证了南内环街高架桥建设并通车的全过程,他用相机捕捉了许多壮观、经彩瞬间;他也从“这扇窗”里感受着时空变迁,从凌晨到正午,再到黄昏、夜晚,每一个美好瞬间都留在了他的相机里。
“这扇窗”里记录了从2013年至2018年这5年间的几万张照片,李继渊从中遴选出200余幅汇集成一本摄影画册,取名为《心灵的窗户》。“作为太原人,能有幸见证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倍感荣幸。”他说,身患眼疾对于摄影来说是致命的,但他不会轻言放弃,相机就是他的“另一双眼睛”,往后余生,依旧心向美好,笑对人生。
记者 李晓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