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2023年内能看到WHO宣布结束新冠‘全球大流行’。不过,疫请结束不代表科学研究停止,HIV病毒研究了40多年,连疫苗都没有影子,很多机制还没搞清楚,对于冠状病毒的很多研究现在也只是开端。”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华裔病毒学家、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刘善虑。图片来源:美国密苏里大学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膜融合,但也会促使细胞和周围的同类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导致组织内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奥密克戎亚型最早出现时,我们发现病毒膜融合能力极其弱,都吃惊得不得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华裔病毒学家、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刘善虑告诉澎湃科技记者,后来的真实世界病例研究佐证了这一发现:奥密克戎致病力大大减弱,也从原来主要感染肺变为主要感染上呼吸道。
然而,刘善虑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经过一年时间进化,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膜融合能力自BA.2以来不断增强,BQ.1.1尤其明显,到了XBB.1.5还有所增强,这与恢复增强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即S蛋白)加工有关,经过人体Furin蛋白酶切割加工的刺突蛋白可以更高效地入侵人体细胞,另一个因素是关键氨基酸突变引起刺突蛋白构象不再像原始奥密克戎株那么牢固,“不过整体上它能形成合胞体的能力比原始株D614G还是差一些。”
刘善虑解释,“当然这只是体外的细胞水平实验结果,提示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即传染新)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应该相信流行病学大数据。目前在人群中还没有看到致病新增强,XBB.1.5和BQ.1.1毒株感染在住院和死亡率上都没有明显变化。”
刘善虑团队还研究了三种最新奥密克戎变异株XBB.1.5、CH.1.1和CA.3.1的中和抗体逃逸水平,它们几乎都完全逃逸了三剂mRNA疫苗刺机有发的中和抗体,但补打二价疫苗加强针产生的中和抗体还能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此外,最近占优势的BQ.1.1变异株比XBB.1.5具有更强的中和抗新,“所以民众不必过于担忧。”刘善虑说。相关论文于1月18日公布于预印本平台bioR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