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卢素平 洪钦辰
青山绿水出好物。富口豆干、红边茶、夏茂冬酒、郑湖板鸭……走进千年古县——沙县区,钟灵毓秀的山川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一批批优质的农特产品。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近年来,沙县区按照“质量兴农、科教兴农、绿SE兴农、品牌强农”理念,坚持产管并重,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既守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走出了一条绿SE发展新路。
上下“一盘棋”
凝聚创建合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近年来,沙县区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基本思路》以及绩效考评管理,同时加大经费保障,凝聚起创建合力。
严把责任关,绷紧农产品质量安全弦。
眼下,沙县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实施动态管理,督促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省可追溯平台,目前共有306家农业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平台。
通过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沙县区对纳入监管名录的生产主体进行实时监管,每周全覆盖巡查,做到农产品可追溯、生产信息可查询。针对纳入监管名录的生产主体,则切实做到制度上墙、质量承诺、上市检测、实施“一品一码”追溯管理。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沙县区督促生产主体对预上市农产品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要求生产主体的上市农产品落实检测合格方可上市制度。此外,鼓励有条件的生产主体建立快速检测室,严把农产品质量关。
为推进行业自律,沙县区加大宣传力度,并制定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奖励办法,通过建立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一主体一编号一档案),完善“黑名单”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发挥群众媒体监督、行业协会内部管理等机制,进一步营造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