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学会放松,学会关怀自己。 视觉中国供图
数据来源: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运营数据收集等获得。 柳友娟 制图 ■本报记者 肖雅文
最近,“松弛感”火了。如何找到一种更温和、更长期主义的方式与紧张、焦虑相处成了许多人的新课题。
松弛感的流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心理咨询、艺术疗愈、冥想、短期禅修……它们真的有效吗?当人们停下来、慢下来后,生活又该走向何处呢?
无法退换的消费
在“松弛感”流行之前,格林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紧绷”。
格林(化名)今年大四,宿舍6个人,有4个人准备考研。其中,她的目标最高。失眠、长痘、TUO发、心悸……生理反应伴随压力接踵而来。
“大脑似乎无法停下,吃饭的时候,我要开两个屏幕,一边放着网课,一边刷着手机。我总想同时做很多件事,最后却一件也做不好。而这些事,往往很难和家人开口。”
格林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经过网友推荐,她找到了“简单心理”,随后在小程序进行了首次心理评估,包括上百道心理测试题和一个40分钟的线上深度访谈。
正是这次访谈,让格林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或许与童年经历相关。“小时候,我妈做生意很忙,她几乎看不到我的学习过程,只能看到我的学习结果。这让我从小就过度在意一件事的结果。”
随后她根据平台推荐选择咨询师,开始了一月一次的付费疏导。
“线上咨询收费标准相对较低,能选到400元一小时的咨询师,少玩两次剧本杀就能省出来。”
格林告诉记者,在每次咨询服务之后,咨询师都会根据她的心理状况,推送相关文章给她看,并监督她完成辅助练习,如晨读、默念、重复特定心理活动或动作等。“有些方法看起来很幼稚,但真的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