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今年34岁,是一名上班族。平时的他生活很自律,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不爱应酬、喜欢健身,身体素质向来很好,几乎不怎么生病。
然而,就在2年前的单位体检中,他被查出患有非酒经新脂肪肝。但他认为问题不严重,于是就没当回事。
直到前段时间,他总是感觉皮肤瘙痒,脸部皮肤好像也变黄了不少,心生不妙,于是预约了检查。经过抽血、核磁共振等一系列的检查后,张先生被确诊为肝癌,好在还处于早期。
接诊医生表示,根据张先生的生活习惯以及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致病原因很可能跟他平时吃饭吃太多有关。
医生进一步解释,张先生长期吃太饱,尤其爱吃肉类,这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让体脂率上升,容易引发氧化应机等反应,造成体内有大量的自由基等物质,于是便会引发癌症。
在张先生的认知里,大部分肝癌是因为喝酒,但没想到吃太饱导致的脂肪肝竟然也会导致肝癌。
脂肪肝是怎么发展成肝癌的呢?除了吃太饱,肝癌还跟哪些饮食习惯有关?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柳叶刀:脂肪肝发病率高达25%,离肝癌有多远?
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非酒经脂肪肝的研究综述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非酒经新脂肪肝的发病率为25%,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
一项关于非酒经新脂肪肝患者肝脏活检样本的荟萃分析发现,非酒经新脂肪新肝炎和非酒经新脂肪肝的患者,平均会在7.1年和14.3年内病请恶化成肝脏纤维化。而肝脏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肝脏疾病预后和总体死亡率十分关键。
另一项涉及4千多名非酒经新脂肪肝患者的荟萃分析指出,比起肝脏没有纤维化的患者,处于肝脏纤维化晚期(即肝硬化)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会增加243%,肝脏相关死亡率更会增加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