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旱地面积非常大,差不多三分之一是旱地,还包括一些盐碱地。为建设‘渤海粮仓’出一份力,我们一直在努力选育节水抗旱耐盐碱的品种。例如,今年在东营滨海盐碱地上,济麦60达到了亩产400多公斤。”宋健民补充道,“此外,在育种方面,我们加强品种抗病抗逆新选择,提高抗病抗逆能力,进一步提高适应新,包括耐晚播、耐寒、耐旱等。今年春天,山东农科院及早部署,小麦相关专家分组奔赴全省的各个地方做科技壮苗,对老百姓进行科学管理方面的培训指导,后期不同时期都及时跟进指导。”
经心培育
找回“儿时的西红柿味儿”
“儿时的西红柿味儿去哪了?”这是90后小章最近常常和朋友讨论的一个话题,小章现在还能回忆起童年西红柿的味道,“小时候吃的西红柿酸酸甜甜,还带有沙瓤,一口咬下去能爆浆。”
不只是小章,互联网上有很多网友反映,现在从市场上买到的西红柿看上去个大饱满,放在家里一两个月还是硬邦邦的,却没有多少汁水,也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实际上,“没有原来的西红柿味儿”并非消费者的主观臆测,“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替换。耐储存、货架期长是现在市场流通的主流需求,国外的进口西红柿品种有硬度、抗病、产量高,为了方便长途运输,番茄变得越来越硬了。”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茄果类蔬菜团队负责人侯丽霞解释了这种现象,“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国家引进了很多来自以SE列、荷兰等国家的进口品种,国内品种慢慢退出了市场。一般请况下,硬度和口感不可兼得,硬了之后口感和味道就会受影响。”
从事茄果类蔬菜育种、栽培及病虫害方面研究已有15年的侯丽霞,工作目标就是找回“儿时的西红柿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