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麦浪滚滚,大地镶金。眼下,开鲁县2万亩小麦进入收获季,大家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机声隆隆收麦忙。胡建华摄
在黑龙坝镇高若村小麦种植地块,两台收割机穿梭作业,一走一过间,饱满的麦穗“过腹”变成了金SE的麦粒。
在小麦收割和晾晒现场指挥调度的高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金利介绍说,今年,该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流转土地520亩,头茬全部种植了小麦。很快,麦茬复种蔬菜工作也将展开。
“今年小麦平均产量能有700多斤,除去土地流转等费用,头茬小麦亩效益在200元左右。二茬想种100亩地的香葱,其余的全种白菜、芥菜。香葱亩效益能达到10000元,白菜的亩效益能达到2000元。两茬加起来,亩收入能超过万元。”杨金利高兴地说。
这边忙收割,那边忙晾晒。见到开鲁镇民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春明时,他正在烈日下开着四轮车翻晒小麦。
摘掉头上的斗笠,擦了擦前额的汗珠。赵春明打开了话匣子:民主村通过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小麦,麦田全部采用“统一良种选择、统一地力培肥、统一科学防控、统一绿SE防治、统一经深加工”的五统一绿SE标准化种植模式。
“通过我们合作社的带动,全村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多亩,这样我们合作社就能够收到35万斤左右小麦。通过我们合作社的面粉厂将小麦加工转化成面粉,这样就提高了小麦的附加值。”赵春明自豪地说,他们合作社出产的面粉有商标、有绿标,产品供不应求,马上大家就能吃到今年的新面粉了。
小麦稳产增收,良种良法是关键。在民主村晾晒场指导小麦收储的开鲁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赵瑞凡介绍,开鲁县将技术指导贯穿于小麦从种到收、到加工的全过程,优质的小麦品种、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和绿SE防控技术,为打响农产品绿SE品牌和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保证。
“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合作,我们引进了高产、抗病、强筋的小麦粉品种。在种植模式上,采取浅埋滴灌等技术;田间管理方面采取喷施生物菌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措施,保证小麦优质、高效,如期收获,颗粒入仓。”赵瑞凡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开鲁县小麦种植面积突破了20000亩,平均亩产有望突破800斤。(胡建华、杨贵强、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