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鱼腥草为什么会被叫成“折耳根”呢?先来看一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鱼腥草的注释:“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称:“菹,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可见“蕺菜”之名源于“菹菜”。
同时,因为“蕺”在古音里读zhi或者ze的,加之民间常挖根食用,老百姓念的时候添个儿化音,遂有“蕺儿根”之俗称,在西南诸省的方言中讹为“折耳根”——这种叫法在云、贵、川、渝等地颇为常见,还经常会被叫成紫耳根、结耳根、截耳根、侧耳根、摘耳根……总之,“耳根”很忙。
鱼腥草入食,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古籍记载,古越国曾经发生重大灾荒,民众无以为食,遂采鱼腥草充饥。越王勾践为了躬先表率,亲自采蕺于会稽的卧龙山东北,后来该山被命名为“蕺山”。《会稽志》云:“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采蕺于此。”
作为食材,鱼腥草曾帮助越国人渡过饥荒;而作为要材,鱼腥草还是日本人的救命草,曾拯救过多名遭受原子弹之害的无辜平民。1945年,广岛原子弹让许多幸存者都得了放色病。在缺医少要的请况下,当地居民纷纷采集要草自救。据说,共有11人依靠服用鱼腥草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