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两年的集中打造和扎实推进,南京市农业农村系统初步建立了农业产业链式发展思路,逐步从传统农业转向都市现代农业,从重视农业一产转向重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重视“种上种满”转向“种(养)得好”再转向优质又优价的“卖得好”,从关注种养前端环节转向关注品质、品牌、销售、休闲、文创等全产业链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一套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链式发展模式的优势逐步显现。
锻链:锻造关键环节,科技让融合程度持续加深
做强主导产业,不仅要延长产业链长度,还要强弱项、补短板,增强产业链的综合能力。
去年秋收,占地4248亩的兰花塘建成后首次“开镰”。这里既有张洪程院士团队的经准定量栽培技术,也用上了赵春江院士团队的农机智能控制系统,还采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哈茨木霉生物有机肥等关键技术,共同保障这片复垦地的好收成。在多方支持与守护下,兰花塘第一年收成突破每亩650公斤水稻。
保障粮食安全是“硬任务”。想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必须要让好种子种在好地里,还要运用新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去年,南京推广适应新好、抗逆新强、品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还推广水稻机擦缓混一次施肥绿SE栽培技术5.22万亩,配套侧深施肥机械达164台(套)。
优质农产品要卖出好价格,才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南京经心打造“金陵味稻”区域公用品牌,从选好一粒种到卖好一粒米,抓住产业链中的弱项与短板,集中力量攻关,机发农业产业链发展动能。去年,南京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优质稻米产业链三产融合总产值达43.5亿元,带动3819户规模生产者参与种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加快培育农业植保、田间托管、农资服务、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推动经深加工创新转型,发展净菜配送、线上下单、社群团购等农业新零售、新业态,探索“都市农业+”发展,将教育、体育、都市农园等要素与都市现代农业有机整合,让农业全产业链锻造得更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