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下称《指导意见》)以来,有关个账改革的争议不绝于耳。
《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时间线: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实施办法,指导各统筹地区推进落实,可设置3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随着三年过渡期逐渐B近,已有多地市出台实施办法。政策落地下,有关个账改革的「风波」于2023年初,开始在武汉、广州等地上演。
争议聚焦于改革「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
2月8日,武汉市很多老人都被谣言蛊或上街了,顶着小雨和低温也要上街,要求政府给个说法。
有网民认为「个人账户划入少了,‘吃亏’了」。
有退休居民向媒体反映过去每个月个人账户有250元左右,现在直接减少了100多元,待遇遭受损失。「感觉趋势就是缴的越来越多,拿的却越来越少了。我宁愿每个月多拿100多元。」
此前有观点将此次「风波」归咎于医保个人账户的归属权问题——究竟是保险还是储蓄?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告诉健康界,医保个人账户承担的是记账功能,本质上依然是医保基金,老百姓将其视为个人私有财产,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错误宣传的原因。
医保个人账户先行于1990年,后试点于「两江」(镇江、九江),并于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形成政策沉淀后,开始全国范围推广。
某种程度上,建立医保个人账户是历史环境使然——医保个账是国企改革的减震器,是从工费、劳保医疗到建立职工医保待遇体系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