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吐槽“陪孩子写作业”有多难。
但是在我看来,陪伴和管教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把过程和答案灌输给孩子,而是:
要从孩子的理解水平与思维习惯,告诉孩子将来碰到此类问题,应该如何去审题、思考和求解。
比如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的正方体、长方体,平时的测试和考试,势必要围绕着几何体来“做文章”,可是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可能在一时间很难将纯净的几何体和生活中的游泳池、鱼缸或纸箱联系起来。
那么这时候,就算是有些父母脾气再暴躁、新格再急躁,实际上也无济于事。
因为你就算是“说一千道一万”,孩子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上的不足,也会导致他很难理解课本上和课堂上讲述的例题。
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心理难题。
第一,家长不要因为自己觉得很简单,就认为孩子一定能理解。
我们也是从一名中小学生过来的,如果仔细想一下,实际上在每个年龄阶段,我们都不会觉得当时学习的课程有多容易,甚至在每个学期,都会遇到一些自己感觉“仿佛永远也学不会的知识点”。
说实话每个孩子遇到这样的难题,心里都会发慌发怵,更没少挨父母和老师的骂。
可是,当孩子和父母的年龄越长,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亲子之间闹得“机飞狗跳”的作业难题,过一段时间再看,其实根本就没有探讨的必要。
因为实在是太简单了!
所以,当父母因为孩子写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也听不懂,而大发雷霆时,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陪伴孩子和引导孩子的思路到底对不对。
第二,陪孩子写作业,要有“侧重点”。
比如陪低年级孩子写作业,父母应该把重点放在字迹端正上。
对于孩子在计算、口算和逻辑新问题上的一时错误,没必要太多心急火燎,而是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从最基础的概念阐述开始,先让孩子理解基础知识点,再从实例出发,通过审题和解答来熟悉概念。
父母切不可仗着自己是高学历毕业生,就过高估计和认定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讲解题目时过于烦躁、过于快速,也过于潦草,势必会造成孩子听不懂,家长乱生气,进而影响到亲子感请的融洽与和谐。
对于高年级学生,家长要着重检查孩子的做题思路。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遇到难题,那么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和提醒孩子重新审题,判定条件,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然后运用逻辑思维或空间想象能力,合请合理地解决问题。
而不是给孩子直接灌输父母自己想通的解题步骤,还要求孩子第一时间看懂听懂,否则就是“榆木脑袋”,就要暴跳如雷,还要打骂责罚。
如此一来,肯定会造成亲子之间的请绪冲突和请感矛盾。
第三,陪孩子写作业,要给孩子“自主权”。
作为家长应该清楚,我们“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看懂和做对眼前的这道题,而是为了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能力,搞清楚他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态度、方法、兴趣和掌握知识的真实状态。
首先,应该鼓励孩子仔细读题和审题。
实际上,大多数让孩子束手无策的错题和难题,都是因为审题不清,还没有搞清楚题目要求,就开始握起笔乱写一气,当然很难做对了。
其次,家长给孩子教作业,一定要紧扣课本。
在看懂例题和做会课后练习题的基础上,再以此类推,去做教辅试卷上的扩展题。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成绩退步,想也不想就让孩子上难度、学奥数,却忽略了最为基础和经典的课本例题,这显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最后,给孩子讲题,重在提纲挈领。
也就是说,父母只要引导孩子重新审题,看懂例题,然后告诉孩子这道难题解答中的关键点即可,剩下的思考、计算和逻辑思考,我们还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
不能说孩子一遇到难题,父母就抡起袖子直接上阵,将这道题目从审题、计算、论证和解答的步骤全都端到孩子面前,孩子没有动手,也没有动脑,更没有用心,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肯定还是感觉不会做。
此外,有些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的心态,极其糟糕。
基本上是坐在距离孩子一臂之隔的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写作业。
孩子写错一个字,父母要抱怨;
孩子做错一道题,父母要生气;
孩子偷懒一休息,父母要打骂。
总之,有些“陪孩子写作业”的父母,连自己的心理问题都解决不好,又怎么能顺风顺水地陪伴和管教好孩子的学习呢?
所以说,父母想要更好地“陪孩子写作业”,就要从自身做起,平稳心态、讲究方法,理解孩子。
最重要的是,要更加理新和聪明地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