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诞生之初,一直过的都是茹MAO饮血的生活,直到很多年之后,“火”的出现正式开启了文明,用火来烹饪,也成了后续人类饮食发展的基础,“将食物做熟了吃”,也成了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之一。
但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人类历经时间长河发展的饮食文明,居然有人希望其倒退?外国一网红,因为认定生肉比熟肉更加营养,以连续食用生肉10年走红,究竟是怎么回事?
外国网红靠吃生肉走红,称生肉才是“营养之最”
这个网红叫做布莱恩·约翰逊,于1978年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因为在小的时候受人欺负,立志要锻炼身体,成为强壮的人。于是一直在寻找适合健身和高效补充营养的饮食方法,后来,布莱恩发现并开始提倡“原始”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和原始人一样,不使用自来水和电,吃肉只吃生肉。目前,除了生肉,布莱恩还尝试吃牛肝等动物器官类食物,甚至在网上被人冠以“肝王”的称号。
“我觉得这样的饮食符合原始人的生存方式,生肉的营养可能也会让我变得和原始人一样强壮......”在一次油管频道采访中,布莱恩这样说道。
但是,这真的能说明吃生肉比吃熟肉更营养吗?
其实并不能保证,虽然布莱恩的粉丝有很多,但社会上反对他的人也不少,更多的人认为,布莱恩的强壮和吃生肉无关,更多的在于他积极的锻炼和低碳水饮食习惯所致。
我们不妨来看生肉和熟肉的营养对比:
这里以100g的生牛肉和同等份量的牛肉干进行比较。
生牛肉中的微量蛋白质和脂肪成分在100g/2Xg;而牛肉干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则处于100g/3X-4Xg左右。而类似维生素B,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物质,则差距更小。
由此可见,无论是生肉,还是熟肉,营养成分比较是差不多的,甚至同等质量的熟肉,蛋白质和脂肪成分更加浓缩,营养水平更高。人类的祖先之所以保留用火烹饪的方法,自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支持“生肉论”的人,认为肉类中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会被高温破坏,其实这也不用担心。在高温状态下,肉中的蛋白质和部分营养物质,的确可能丧失“活新”,但是否存在“活新”和肉类本身的营养价值无关。吃熟肉依旧可以高效地摄入营养元素,另外,吃生肉相比吃熟肉,也可能会承担诸多潜在风险。
吃生肉和吃熟肉营养差不多,但吃生肉要承担3类健康风险
首先是寄生虫问题
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寄生虫,例如猪肉,羊肉,河鱼等,体内的寄生虫种类和数量也是比较多的,如果不经过高温烹饪,生吃也会将这些寄生虫吃下肚子,引起寄生虫感染。
例如弓形虫感染,绦虫感染,颚口线虫感染等,寄生虫感染患者大多会出现腹泻,头晕,甚至抽搐休克的症状,如果有类似的请况出现,还请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动物脏器里的毒素隐患
大部分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器官组织循环系统,身体代谢产生的物质和毒素,也会滞留在肌肉和脏器中,如果不经过熟成处理,这些毒素物质也会完整的被人体摄入,不仅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机,还有可能导致血脂,血压,尿酸等健康指标升高的风险出现。
消化负担会加重
相比于熟肉,生肉中的营养物质会保持其本身的活新,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的结构会相对完整,在吃进身体以后,无疑会给消化系统增加负担,生肉在肠胃中提取氨基酸的效率降低,久而久之,经常吃生肉的人,肠胃功能会出现下降的请况。
因此,尤其是存在肠胃炎症,或消化疾病病史者,尽量还是不要吃生肉为好。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说生肉就一定不能吃,对于大部分正常人而言,只要能够经过严格处理,清除掉寄生虫等隐患,依旧是可以食用的。但相比之下,熟肉在安全,消化难度,以及口感等多个方面,都是比生肉更加优势的,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建议以吃熟肉为主更好。
不仅仅是“吃生吃熟”的争议,吃肉作为饮食不可缺少的一环,也存在不少类似的误区,同样需要大家合理辨别,才能更有利于健康膳食。
扩展阅读:这2个“吃肉误区”,大家同样需要规避
误区一:“肉不好消化,所以老人要少吃肉?”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认为老人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以免给肠胃造成负担。在日常饮食中减轻肠胃负担的确没错,但也要在保证营养基础的前提下进行。
对于老人来说,身体营养吸收效率下降,反而更加需要适当吃肉来补充优质蛋白质。根据《中国膳食指南建议》,老人每天肉类食用量要占到总能量摄入的20%以上。吃肉依旧是很有必要的,肉类中的蛋白质在做熟后也很容易消化,适量地吃也不会给肠胃带来明显负担。
误区二:“吃红肉会致癌?”
很多人不喜欢吃肉,源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则报告,其中明确将红肉列为2级致癌物,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
但实际上,2级致癌物指的是没有直接致癌证据,或可能次要致癌风险。举个例子,生气会降低细胞活新,导致致癌风险提高,但没有人能保证一辈子不生气,吃肉也是一样。红肉中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远超可能存在的致癌隐患,放心且适量食用即可。
吃生肉还是吃熟肉,想必大家心理也有了答案,合理地吃肉,避开误区,才能真正获得我们想要的营养,从而对健康产生裨益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