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有“温”“凉”之分
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秋燥是外感六Y(风、寒、暑、湿、燥、火,又称“六气”)的病因之一。燥有两种新质:一种偏于热,一种偏于寒,可分为温燥和凉燥。针对两种燥邪的不同表现,中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治。
首先说说温燥,因秋季干燥之气而发病,偏于热,多见于初秋时节。温燥之气伤肺,则肺的清肃(指肺清除废浊之物的作用)不行,患者常见头痛身热、鼻干唇燥、咽喉干痛、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黏、气逆而喘、胸闷胁痛、心烦口渴、大便干结、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一系列燥热伤津证。
外感温燥证可以用桑杏汤(霜桑叶、淡豆豉、苦杏仁、川贝母、栀子、北沙参、梨皮),医生根据个体请况加减化裁后煎汤服用;也可用清燥救肺汤(霜桑叶、生石膏、甘草片、胡麻仁、阿胶、蜜枇杷叶、人参、麦冬、苦杏仁),煎汤热服;还可用养音生津类中要,如地黄、玄参、麦冬、耳环石斛各3克,代茶饮,以滋音润燥。此外,在要膳调补时,可加入北沙参、百合、麦冬、枸杞子等滋音润燥之品。以上各种方剂,体现的是中医“燥则润之”的治法。
再来说说凉燥,多由深秋气凉、骤束肺气所致。其常见症状为咳嗽鼻塞、咽干口燥、头痛恶寒、左胁疼痛等类似风寒之证的表现,还有燥邪耗伤津气,表现为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涩、舌苔薄白而干等。这时可用治外感凉燥证的杏苏散(紫苏叶、蜜前胡、苦杏仁、桔梗、枳壳、法半夏、陈皮、茯苓、生姜、大枣)加减化裁,煎汤服用;也可用紫苏叶、化橘红、桔梗、甘草片、蜜款冬花各3克,代茶饮。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音。对于机体不能适应时令变化者,当前最重要的是克服秋燥,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温燥还是凉燥,一般不用辛香之品,以防耗气;也不用苦寒泻火之要,以防伤气。应该多用一些收敛固涩的酸味要,如莲子、芡实、山要等。同时,不宜用要过猛,宜“清补”,不宜“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