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所谓“秋老虎”,就是副高在秋季向南回撤的时候,路过南方地区而带来的高温天气,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日渐增强,这一轮高温天气相对比较短暂。
处暑“出游迎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民间谚语中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也就是说,到了“处暑”节气,中午的天气有时也挺热。
民俗学者、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齐守成介绍说,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俗称“中元节”。每逢农历七月十五这天祭祀先祖,并以供奉祭品、放河灯等仪式,还会上演地方戏曲、祭拜祈福等。“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齐守成告诉记者,民间还有传说,到了处暑也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星会合的时间。
处暑过,暑气止。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于是,民间就有了“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也就是“出游迎秋”之意。
我的节气·故事
处暑难忘烤苞米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早秋曲江感怀》一诗中发出的感慨。
记者采访在农村长大的沈阳市文邦民俗馆馆长赵文邦时,他正在整理自己收藏的几十把不同的镰刀。他拿着镰刀笑着介绍说:“老话说‘立秋忙打靛,处暑安刀镰。’镰刀是用于收割的重要工具。有大、小、厚、薄、长、短之分。收割谷子、稗子、糜子、大豆一般用薄刃的‘草镰’。而收割苞米、高粱、苘麻等硬秆作物要用刀刃较厚的‘柴镰’。现在,这样工具已很少使用了。”
一唠起“处暑安刀镰”的含义,赵文邦介绍说,这就是说进入了处暑时节,当年的沈阳乡下人便要做秋忙的准备工作了。一边开始整理、修补秋收使用的农具,一边也会开始品尝烀青苞米的乐趣,还有蒸大茄子拌机蛋辣椒焖子的美味。
赵文邦说,在20世纪60年代粮食紧张的岁月,沈阳的乡下人能吃上烀苞米和机蛋辣椒焖子这套饭菜,真的是十分奢侈的企盼。那时,乡下老人如果看到谁家连续烀了两顿青苞米,就会嘟囔说:“这家太浪费,不会过日子。”
当时,苞米的吃法很多。嫩苞米可以削粒煮粥吃,滑腻适口,清香怡人。老苞米烀着吃,也是香气十足。在赵文邦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劳动之余劈下两穗青苞米,架在地头的柴草火上烤。等烤熟后,敲掉草灰,再搓粒放入嘴里咀嚼,满口香甜。那可真是难忘的烧烤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