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村民借着头灯、手电筒的光亮,用手扶式收割机收割水稻。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 摄
“嗒嗒嗒……”小型收割机在稻田里轰鸣前行,不断把水稻吞进“肚子”,再把金黄的稻谷“吐”进编织袋……远处的坡地里,一束束光亮在黑夜中闪动,不时传出几句大声的吆喝。
8月19日凌晨,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月岩村,金石梯田被黑夜笼罩,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已在自山脊顺坡而下的梯田里打响。
近期,金石镇2万余亩高山梯田水稻迎来丰收。但持续的高温天气,成为日间收割水稻的“拦路虎”。秋收不等人,梯田的水稻种植户们使出应急策略——夜战抢收。
“机器终于等来了。”凌晨4点,一台小型手扶式收割机开进了月岩村村民朱花琼家的稻田。收割机自带的灯光还不足以照亮足够的作业面,朱花琼赶忙让一旁的孙儿打开手电筒增加照明,自己则和老伴走在前面,把一些零散的水稻及时投喂。
夜SE中,祖孙3人与收割机手协同作战,满田水稻一点点缩小……5点20分许,几声机鸣声响起,天边刚泛起微白,朱花琼家这块一亩的稻田顺利收完。
“天快亮了,还得抓紧啊。”稻田边,还有等候多时的村民。收割机手来不及休息,又同村民搬动收割机赶往下一块稻田。
“天太热,最多扛到上午10点过,再往后人和机器都遭不住。”月岩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江介绍,月岩村梯田水稻共有800余亩,涉及306户村民,大多数都是不到一亩地的小田块,近期都到了水稻收割期,若不及时收割则会倒伏。
但现实稍显窘迫。“村里只有两台小型收割机,哪里忙得过来。”李江指着梯田另一端的机器说,“那台收割机已连续打了3个通宵,还在坚持。”
等不来收割机,不少村民选择自己动手。
凌晨2点到清晨8点,是村民张成群的田间工作时间。一盏头灯,一把镰刀,经过连续3天的夜间突击,张成群基本完成自家3亩水稻田的收割。“今年收3000斤没啥问题,天气热,谷子TUO粒晒一天就行了。”
到清晨6时许,厚重的夜SE已渐渐撕开,眼前的月岩村,呈现出一片喜人的金黄,层层梯田中满是忙碌的村民。收割机、TUO粒机轰鸣着,阵阵稻香扑面而来。
拾稻穗、拉板车,即将开学返校的孙儿和孙女,是村民李仕楼和老伴的田间好帮手。“等孩子们返校时,都要带上些今年新米,这也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李仕楼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