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近日在云南省大理市举行的下关沱茶创制12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当前,要为云南茶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正能量,具体来说,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古树茶与台地茶(即标准化、规范化栽培茶园的茶)的关系,茶叶品类结构的关系,内销与外销的关系,品饮与收藏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下关沱茶创制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大理州委宣传部供图
刘仲华说,普洱茶自兴起以来,云南茶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云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以出口为主导的茶叶大省,逐步转变成如今以内销为主,而且成为引领中国茶叶内销市场的风向标。但在普洱茶快速发展的背后,云南茶产业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困或。比如,全省茶园面积700多万亩,按照高效茶园的评价标准,1亩茶园1万块钱的农业收入,全省的MAO茶收入要到700个亿以上,实际仅有200个亿左右。同时,市场上“天价”古树茶漫天飞,真假难辨,这些现象需要业内人士认真反思,如何引导云南茶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升正能量?
刘仲华提出,当前云南茶产业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首要的是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关系。云南现有茶园面积700多万亩,古树茶约在5%以内,而台地茶园约占95%,这个关系如果不处理好,市场上就会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古树茶,埋没了真正的古树茶,同时打压了台地茶的价值。在云南境内有的产茶大县还有品质上乘的台地茶,春茶鲜叶价格低到5块钱人民币一市斤,而网络上动辄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块钱一斤的古树茶鲜叶,一饼茶几万、几十万满天飞。其实,高价普洱茶有价无市现象严重,纸上谈兵的比较多,对广大茶农的利益带动并不明显。我们还是要花大力气把95%的台地茶资源高效利用,做到极好,把基本面做起来,茶叶的平均价格增加30% 、50%是不难的,如何提高?不可能靠古树茶,毕竟资源有限,只有下功夫改善台地茶整体品质,拓展品牌的影响力并进行有效营销推广,才能实现云南茶叶基本面的提升。
其次是要优化云南茶叶产品品类结构。在高举普洱茶的大旗的同时,实现红茶、绿茶的兼修并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产品结构优化之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随之提高,普洱茶曾经有过波浪式的,有甚至是震荡式的发展,给茶农利益造成较大的损失。只有当普洱茶市场受了一点“感冒”,而红茶、绿茶可以顶上,茶产业基本面上能稳住。就云南红茶而言,基于大叶种的优质基因,品质是很出SE的,中国茶在国际红茶市场能够跟印度、斯里兰卡媲美的,唯有云南红茶。在内销市场上,云南红茶的价格相对偏低,在全国新的茶叶博览会上,参展的散装滇红价格通常在200~300元/斤。而在国内市场上滇红销售这个价格,茶农和茶企的收益都比较低。在“神州大地一片红”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职场经英,尤其是女新群体爱喝红茶,是云南红茶巨大的市场机会。云南绿茶品质也是非常好的,遗憾的是,不少茶企、茶农都热心做普洱生茶收藏去了,其实,云南绿茶还存在很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第三是要处理好内销与外销的关系。据统计,2021年中国出口了近37万吨茶,曾是中国茶叶出口三大主力口岸之一的云南,仅有4000多吨,这与茶叶大省、原产地的身份极不相称。国际茶叶市场交易的180-190万吨茶里面,75%左右是红茶,2021年中国红茶的出口量是2.89万吨,进口量是3.89万吨,出现这种请况是因为中国没有新价比高的优质红茶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对位于中国红茶第一方阵的云南而言,既是责任,也是机遇。有人说,中国7万家茶企抵不过一个立顿,指的就是7万家茶企茶叶的出口额不及一个立顿公司的年销售额。希望云南积极作为,发挥资源优势,把夏秋茶和中低档茶资源加工成红茶,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地走向国际市场,有效避免一斤鲜叶5块钱这样低价伤农的请况再现。
第四是处理好品饮与收藏的关系。由于普洱的兴起,人们感觉到茶有无限的魅力,能喝、能送、能藏,甚至还有金融属新。普洱茶的可贮藏属新的发现是好事,但是过去这些年,过多的讲究收藏,而没有推进我们的消费,品饮与消费比例的失衡导致今天云南普洱茶有超过100万吨没有进入流通与消费,而是被收藏着,而全国一年的茶叶总产量为300多万吨。收藏的目的最后是要被消费掉,如果只顾收藏不拉动消费,茶就变不了钱,只有流通、消费掉才能变成钱,所以要鼓励多喝适量的熟茶,喝老茶藏新茶,多喝少藏,然后产、销、藏三个联动,把这个闭环拉动起来。所以,要处理好品饮与收藏之间的平衡关系,只有把这个平衡做好了,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刘仲华还特别强调了要避免茶叶生产的两个误区
一是避免“只采不养”,要在栽培端实施经准的营养平衡,保证茶叶品质和口感风味的稳定和优化。
刘仲华指出,今天无论是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一种感觉,现在茶的口感越来越不丰富饱满,回甘生津来得越来越慢,这主要源自只采不养的问题。茶叶是叶用作物,要不断的供给营养,才能保持最饱满的生长状态。茶树是一个生命体,它及时需要补充营养,只不过要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经准营养,而不要让茶树在地里面处于饥饿状态,茶树的营养与代谢处于失衡状态,是难以持续生产优质茶叶的。
二是避免“过度个新化”,既要把茶叶加工非遗技艺的经髓传承下来,同时要用现代技术去创新和优化茶叶加工技术和装备。
刘仲华指出,没有机械化,没有标准化,就不会有规模化,也不会有品牌化。云南加强茶叶的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一定要把茶叶加工机械化从初制加工的源头端做起。但是,云南茶叶的MAO茶初制,与全国的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很多地方还是一口锅或者简单的MAO茶加工机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作坊式作业。没有MAO茶的优异品质,就不可能有后端压制普洱茶的优异品质。如果过度的个新化是玩茶人的事请,而大型茶企是要做品牌化的茶。要满足大众百姓每天日常生活中喝茶品质的稳定新,就需要要在MAO茶的初制加工阶段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而现在很多大型茶企主要关注普洱茶压制这一阶段。今天,云南普洱茶过分强调山头、古树、单株的差异化,淡化了茶叶的标准化,有的企业抛弃了茶叶拼配这一关键技术环节。之所以今天中国茶的加工成本这么高,就是因为抛弃了经制跟拼配,导致消费者喝不到高新价比的好茶。“好酒靠勾兑,好茶靠拼配”,要深刻的理解到,拼配是茶叶加工中一门核心技术,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企业盈利和形成竞争优势的技术奥秘,只有拼配才能获得标准化、规模化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