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看的。何况所谓的“同样SE泽”未必就一定真的是“同样”,目测误差太大了。
仅仅是延长冲泡时间,茶叶浸泡时间和内含物浸出请况基本均一,但放慢出汤时间,泡茶器内不同位置茶叶内含物浸出请况就会呈现梯度分布。
而茶叶内不同内含物质有不同的析出速度曲线,同样的物质其析出速度也是呈非线新的,一点点条件的改变足以影响茶汤内含物质的构成。
茶汤SE泽是由茶叶中析出的茶SE素来形成的,但茶SE素并非是茶汤中唯一的茶叶析出物。
因此哪怕SE泽完全一致,也不能确定两杯茶有同样的内含物质构成与比例——但在品饮端能否准备的辨识又是另一回事。
除了不同的内含物质析出比例,不同的状况还会造成茶叶受热时间与温度变化曲线不一。
这种请况除了影响本道茶汤的析出物构成,温度还会作用于茶叶,这种影响会影响茶叶在接下来冲泡中的表现。
学习工夫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好出汤时间,也就是要:专心致志。
任何一种好茶,无论是绿茶、红茶、乌龙茶还是普洱
假设在投茶量正常的请况下,在前三泡时,出汤时间误差超过一秒(一般请况都是超时),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茶汤浓度过高,出现香短、苦显、汤涩等现象。而出汤时间出现了误差,出汤再快也白搭。
而且,有些茶,比如高等级的正岩岩茶,一旦在前三泡泡失误,后面的几道茶就很难再挽救回来。因为出汤时间没掌握好,把一泡好茶给泡废了。
另外,完全不能凭颜SE来断定茶汤的适宜浓度。
茶汤的颜SE,应该随着道数的增加而逐渐转淡。
不能认为把每道茶的颜SE调整到接近一致是很高明的做法。
因为,每道茶汤的颜SE一致,绝不意味着口感一致。反而,可能差异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