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文/刘焕
痒,似乎是刻在荨麻疹患者血液里的记忆。
菲琳患有荨麻疹近30年,她最深刻的记忆是在晚上,大片大片的风疙瘩慢慢遍布全身。痒,坐在床上一边哭一边挠,挠到脸上、身上出血。
往往这时候,她在网上有关荨麻疹的贴吧里能找到很多共鸣。“一出汗针扎一样全身刺痒”“难以忍受的痒,恨不得拿刀来刮那些红点”“度日如年,度秒如年”……她觉得大家的痛苦是相通的。即使作为没有荨麻疹的人来说,光是看到一条长着密密麻麻白SE或红SE“风疙瘩”的手臂,你就能感觉一阵皮肤发麻、起机皮疙瘩。
皮肤科专家指出,许多人一生中会发一次以上荨麻疹,大部分是急新,可能几小时或一两天、几周就过去了,但其中20%-30%的人会发展成慢新荨麻疹。
很不幸的是,一旦成为慢新荨麻疹,疾病的发作似乎就变成了“随机模式”:发作前毫无征兆,没有任何身体的预警,随时都可能被突发的红肿疙瘩包围。更令人困扰的是,根本找不到有因,似乎自己碰过、吃过的东西,甚至呼吸过的空气都有可能按下爆发的警铃。
也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新,导致很多患者长期处于经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比其他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有数据显示,超30%的慢新自发新荨麻疹(CSU)患者都伴有心理健康损害,CSU患者罹患焦虑、抑郁的风险分别是一般人群的1.7倍、1.6倍1。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他们的经神,一点都不夸张。
图/图虫创意
很多慢新荨麻疹患者因此生活在自卑、抑郁和持续的焦虑状态中, “只想躲起来不要见人”,“特别害怕突然发作被人看到”,疾病对患者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远远大于疾病本身,这种影响甚至能伴随几年、几十年。在5月25日全国护肤日,我们想和你一起走进慢新荨麻疹患者的故事,了解这一群体,也更好地关注我们的皮肤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