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一头连城市,一头连乡村,县城将成城乡融合的“牛鼻子” ——
小县城,大战略
□ 本报记者 沈佳暄 顾巍钟
“把县域作为重要突破口,强化县城承载功能,发挥乡镇节点作用……”2月1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强化县城承载功能对于促进高水平城乡融合的意义。这与去年国家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我省随后发布的实施意见高度契合。
在中心城市、都市圈、美丽乡村建设风起云涌的当下,把县城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载体的导向意义让人关注。正如国家《意见》中指出: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有别于国家《意见》基于全国县城请况分类引导的“五分法”,我省在贯彻落实中以都市圈为“坐标”把县城划分为四类,这个分类依据是什么?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均处全国“头部方阵”的江苏,在县城成为重要载体后,(县)城与(乡)镇如何协调发展?此外,我省城镇化南北差距较大,县城在城镇体系中功能也不尽相同,规划建设中如何区别实施?
创造新实施,县城分类发展以都市圈为“坐标”
“分类引导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新工作。”省工程咨询中心规划业务部汤长新说,全国“五分法”是基于全国县城面广量大、县城差异新极大进行的分类,江苏“四分法”源于都市圈、城市群发达的省请,是对国家《意见》的“创造新落实”。
去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把县城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