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科普中国
(ID:Science-China)
作者: 二猪
在我国的众多美味当中,有一种美食受到南北方人民的一致好评,那就是火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火锅的那些事儿。
老北京涮羊肉
提到火锅,肯定绕不过北京。
在北京,一般叫涮羊肉或者涮锅子。
因为北京的火锅,羊肉是绝对的主角,后来的“肥牛火锅”,要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才出现。
图源:图虫创意
北京人吃涮肉,讲究羊肉就是羊肉,不能羊肉、牛肉同一个锅子里涮,据说是牛羊肉腥膻各异,混着涮就会“串味儿”。
涮锅子大多是清水汤底,加点葱姜、口蘑、冬菇,吃的就是羊肉本来的鲜味儿。
也有加点海米或者小螃蟹干的,吃起来有点儿海鲜的味儿。
在老年间,一些会吃的食客,会先点一碟卤机冻,这机冻是冻多肉少,食客喝完酒会把剩下的冻往锅里一放再来涮肉。
吃涮羊肉的羊肉也很有说法,《唐鲁孙谈吃》里讲:“饭馆的羊肉片,都是张家口外的大尾巴肥羊。
据说大尾巴羊,伏天都赶到口外刺儿山避暑。
山上深松茂草,飞湍喧豗(hui);一个夏天,羊养得膘足肉厚,再从口外往北平赶,路上经过几处曲渚银塘,都是从玉泉山支流灌注的,一路上羊喝了这些清泉,自然腥膻全退”。
北京人吃涮羊肉,跟潮汕人吃牛肉火锅有点像,羊肉按照不同部位,细分起来有十几种不同叫法。
比如肋肉叫“黄瓜条”,上腹肉叫“上脑”,下腹肉叫“下脑”,后腿肉叫“磨裆”,除此之外还有“三叉儿”、“肚条”、“软里脊”等等。
涮完了肉,一般会来点白菜、豆腐、粉丝,最后煮一锅杂面,来两个芝麻烧饼,这才算是圆满。
关于老北京涮羊肉是谁发明的,有这么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