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早上不到5点,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吕国利就已在自家大棚里采摘西红柿,7点前,这些菜会被送进城里的超市。凭借勤劳双手种出的西红柿,年过六旬的吕国利在3年前TUO贫,如今年收入已过10万元,“不等不靠不要,农家院种植大棚蔬菜,日子像这西红柿一样越过越红火”。
吕国利是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光明村村民,家有5口人,包括自己、妻子和儿子、儿媳和3岁孙子。他的儿子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压在吕国利和妻子身上。曾经,吕国利夫妇种着1.5亩玉米地,年份好的时候,一年收入也不超过2000元。
“我有一双手,能干活,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吕国利没有向困难低头。2010年,在“五老”们的帮助下联合一些人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光明村建成20座日光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芹菜,30座春秋大棚种植茄子、韭菜、辣椒等。那时起,吕国利夫妇就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月能挣1200元,生活有了起SE。
吕国利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没有种过蔬菜,到合作社后每年都要出去学习两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还跟着吕国利学到了经营管理理念。光明村距离城区1.5公里左右,得益于区位优势,合作社也逐渐发展壮大,光明村成为了大镇城区居民的“菜篮子”。
看着吕国利TUO贫致富的愿望和决心,吕国利时常鼓励他承包合作社的日光蔬菜大棚,从而有机会摆TUO贫困。2016年,吕国利下定决心,以每个每年2000元的费用承包3座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和芹菜,从一个打工者变为经营者,开始自负盈亏。
“从那以后,我和老婆不是在大棚里干活,就是在送菜的路上。”吕国利夫妇每日重复着扶苗攀藤、拔草除虫、施肥打要、采摘装箱等劳作,他们种出的西红柿、黄瓜和芹菜品相口感俱佳,每天采多少就能卖多少。现在,吕国利大镇城区3个超市、20多个小商店送菜。
“你看这果子,长得也大,结得也繁。”吕国利告诉记者,西红柿一年种两茬,头茬在春节期间已经上市。新冠肺炎疫请发生后,村里给他开了通行证,送菜不受影响,既保证了城区蔬菜供应,自己收入也没减少。
当被问及收入,吕国利咧起嘴角,难掩喜悦,他的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他说:“种大棚蔬菜让我TUO贫致富,接下来,我还要再谋划谋划,增加种植蔬菜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