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吉林网
秋粮产量占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的75%以上。眼下,大部分秋粮已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各地多措并举力促秋粮稳产丰收。目前,东北主产区大豆开始结荚、玉米抽雄,黄淮海夏玉米正在拔节,长江流域中稻大部分进入分蘖拔节期。
保障粮食生产,既要有足够的种植面积,还要有优良种子,以及经心科学的管理,同时防治病虫害,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秋粮在全年占比重,其收成好坏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积极作为,全力打好稳产“保卫仗”。
强化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生产是一门“技术活”,必须根据不同的时节、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对相应的病虫害提前预判,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农作物减产。这些技术在书本上学不来,必须依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职业农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为此,要经常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在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现场示范,手把手帮带,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供销联社、农业科技服务站等力量,为农民提供土壤成分检测、无人机喷洒、农机收割等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新的粮食生产技术,尤其在如何提高粮食品质、减少化学农要使用、打造粮食品牌等方面,要积极地提供帮助。潜移默化地灌输科技种粮理念,引导农民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无疑有助于提高粮食单产。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气候对农作物影响大。一方面,要加强中小河流疏浚治理,降低暴雨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气象预警,引导农民采取更多保护措施,减轻气候对农作物的损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业生产不能停留在“靠天吃饭”阶段,必须依托现有的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下功夫,在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方面下功夫,在经心呵护、落实保险等方面下功夫,切实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新,提高日常管理能力,打好未雨绸缪的稳产“保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