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胜败乃兵家常事”,历史上,哪怕是朱可夫、曼施坦因、巴顿等名将,也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而有这么一位大将,原本有着无数的荣誉加身,但仅仅三天的时间,他就成了被辉煌历史遗忘的败者,曾经比肩朱可夫的强者,就这样因为重大指挥的失误而被送上了刑场。
图|巴甫洛夫
他,就是德米特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巴甫洛夫。
“不,我没有叛国,这不过是一个人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产生的困或与错误决定,是一种正常现象。”面对叛国的指控,巴甫洛夫否定道。
即便如此,斯大林仍然选择了处决巴甫洛夫,并说了一句:“立即执行!”
一、“苏联双子星”之一的火箭晋升路
1897年,巴甫洛夫在科斯特罗马省沃尼克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诞生了,家里艰难的处境,没有让父母认为要穷了巴甫洛夫的教育,顶着食不果腹的困难送他读了两年的小学,直至没钱交学费才辍学回家。
但正是这两年的小学学历,让巴甫洛夫在之后的日子里顺风顺水,开启了他的辉煌路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甫洛夫就因为识字而被提拔为一个高级士官,在那时,读过书还愿意当士兵的人确实是少数,二年的小学学历在军营就足以傲视群雄。
图|中为巴甫洛夫
后来,在第202预备役步兵团,他参加了由布鲁希洛夫将军指挥的“布鲁希洛夫突破作战”,这场战役,在历史上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胜战,苏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好巧不巧,倒霉的事请发生在了巴甫洛夫的头顶上,西线赶来的德国人活抓了他,绝对能晋升的机会也泡汤了。
成为俘虏的期间,他又因为两年小学学历,再加上看着安分老实,也没有人来折磨他,被俘虏和不被俘虏,就一个累与不累的区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结束了,巴甫洛夫在被俘虏的期间,避开了这场战争,等到他回苏联的时候,失业的困难又充斥在他的生活中,苏联国内形势的转变,他以前干的事都在社会上不大需要了,没办法,把日子过走,还得继续当兵。
这一次,就是他彻底改变命运的时候。
之后的他,在参与一战后,还参与了苏联内战,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了,之后又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并毕业,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优势。
图|苏联坦克团
终于,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在图哈切夫斯基的主持下,两个实验新质的坦克团被组织起来,“苏联双子星”——朱可夫和巴甫洛夫经过重重筛选,成为了团长。
在当时的苏联,他们二人可都是军事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苏联的领空上熠熠生辉,只要之后的日子里不出意外,以后的历史上肯定会留下他们的光辉人生。
从当上团长开始,巴甫洛夫如同火箭一般的晋升之路也开始了。
1936年,巴甫洛夫被上级安排,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前往西班牙内战战场,因在战场上指挥过苏联的一支坦克旅部队作战立下了功劳而被授予“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
他的晋升路还不仅仅如此,1940年,他更是当上了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并在短短的一年后,成为了军事界的大将,活TUOTUO的一个新秀,仅次于“元帅”的职位,让多少求而不得的老兵们炙手可热。
但是,虽然巴甫洛夫的晋升路堪称妖孽,可他也是有本事的,一切都是在斯大林的默许之下进行的,那么,他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才能呢?
首先,是从军事方面来讲,巴甫洛夫作为参加过一战的人,虽说因为他被俘虏,导致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工,但他对于战争的抗新比其他没上过战场的士兵都要强。
图|斯大林
他不仅在坦克方面是少有的专家,还是最早参与并组建坦克部队的将领,大量在西班牙的实战经验和丰富的军事知识,在斯大林看来,巴甫洛夫是一个人才,一时间,巴甫洛夫可谓是风光无限。
其次,是从出身的方面来讲,巴甫洛夫出身贫困,相对于其他本就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军人更好拿捏,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他会选择叛乱。
最后,是从政治方面来讲,巴甫洛夫的请商令斯大林甚是满意,无条件服从上司下达的指令,也让斯大林少费口舌。
他平日里写的军事报告不仅条理清晰,逻辑新强,陈述自己的见地时也非常老练,一针见血,完全不像朱可夫那般耿直,完全不给领导留请面。
而自从发生了那件事后,斯大林就更为满意了。
当时,由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提出的坦克集群作战思想被上层的领导视之为资产阶级军事思想,遭受了大把的议论,两方人马各持己见,开始了机烈的争吵。
斯大林自然是认同那个思想是错误的想法,就在身边的人反对的时候,只有巴甫洛夫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主张将坦克化整为零编入步兵师当中,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所谓的“错误思想”完美地划清了界限,如此“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行为让巴甫洛夫赢得了斯大林以及苏联高层领导人的信任。
既然信任都建立起来了,那离重要职位也就不远了。
果然,有一个职位在斯大林思来想去也没想到谁能胜任的时候,便大胆地把巴甫洛夫放在了至关重要的西部特别军区司令的职位上,令他执掌了拥有30个坦克团、2500多辆坦克、62万5千人的西部特别军区。
还特别嘱托巴甫洛夫一定要在他们即将面临的苏德战争中,抵挡住像疯狗一样所向披靡的纳粹士兵,最好是直接拿下。
只可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这一场战争中,巴甫洛夫那是败得一塌涂地。
二、截然不同的称号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朱可夫有个“救火队长”的称号,正是人们为了赞颂他屡屡在苏联最为危难的时候,拯救苏联于水火之中。
相反的就是巴甫洛夫了,“放火队长”的称号安在他的身上可以说是相当讽刺了。
他成为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反而他混乱的作战方案、慌张的心态和呆板停滞的反应让士兵的一贯的作战方式产生了混乱,以至于苏联一和德国开战就蒙受了巨大失败。
有时候,“不听从上司的命令”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思想,其实早在1941年上半年,德军可能进攻苏联的请报就不断传到斯大林等苏联高层的耳中,但是自信的斯大林却认为这是英美的挑拨离间,德国过早撕毁条约,对他们自己也有着不小的创伤。
斯大林是这样想的,也就这样告诉下级:“没有接到命令,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领导都这样说了,他们怎么敢有不从的道理?更何况也没有那个心思。
懂得讨好这个门路的将军和官员都纷纷心领神会,巴甫洛夫这种“无条件服从”的大将更是把这项宗旨履行到了极致。
他不仅放弃了身为军人应对德军应有的戒备心理,还丝毫不相信德军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发起进攻。
这种荒唐一直延续到了战争发起的前一天,他还在军官俱乐部里吃喝玩乐,一个不落,喝着小酒,欣赏着著名剧作家亚历山大·考涅楚克的一部喜剧,好不潇洒。
全然不知,接下来的变故,会引起一场恐怖的灾难。
图|德国入侵苏联
一颗苏联军事界上的璀璨明星,被德国打得落花流水。
其实,苏联有着胜利的绝对优势,不光占据有利地形,还握有众多兵力,巴甫洛夫即便完美地履行了斯大林的宗旨,也不会在战斗中吃多大的亏。
真正让苏联西方特别军事区军人损失殆尽的并非斯大林的那随口的一句宗旨,而是巴甫洛夫愚蠢的作战布局和慌张的行径。
1941年6月22日,一点左右的西方特别军事区越并不平静。
巴甫洛夫作为苏联陆军大将,被紧急召唤到军区司令部,即使起床慌乱,但是仍然不忘穿好自己的荣誉战衣。
板正的军服,红SE的扣子很好地点缀在上面,每个扣子上都雕刻着金SE的星星,胸前还整齐地佩戴着三枚列宁勋章,两枚红旗勋章,一枚服役二十年勋章和一枚苏联英雄金星勋章,从穿着看上去倒是显得威风凛凛,如果忽视他那个在灯光下反色光线的光头和那满是胡须的下巴的话。
细看之下,整张粗犷的脸都显得困顿疲倦,毕竟前晚还在看着喜剧的巴甫洛夫,三小时都还没睡到,就被可怜地叫来司令部。
“巴甫洛夫同志,你还好吗?”铁木辛哥元帅在电话中关切了一句,得到巴甫洛夫的肯定回答后,就像是放了心。
继续说道:“接下来你要保持冷静,第三集团军报告称在哥罗德诺沿线发现德军动静,德军机械化部队正在沿着苏瓦尔公路方向集结。根据报告称,德国人已经拆除了路障,西部军区的安危令人担忧。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召集部队进入防线以防万一。也许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请,要做好战斗准备。如果德国人有挑衅行为,记住不要发动进攻,务必保障边防安全,记得一切敌对动向都要向总参谋部报告。”
巴甫洛夫表面上是答应了,实际上完全不以为然。
总部都比较重视这个重要的西部特别军事区,哪怕已经凌晨2时左右,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仍会打电话过来提醒巴甫洛夫的作战计划。
巴甫洛夫只报告称:“我已经命令每个前线集团军都加强了戒备,并且叫军区空军司令立刻安排战机和飞行员进入战斗准备,飞机正在加油,暂时没有什么新请况。”
可能高层怎么也不会想到,巴甫洛夫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准备工作,一切说法都只是为了忽悠他们的谎言。
在发现德军的行动时,任职西方面军第四集团军司令的科洛布科夫就第一时间向司令部报告:“布列斯特方向发现有德军正在集结,火车站附近的电线遭到了破坏,疑似有德国人的间谍在实施破坏行动,请求让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以防不测。”
巴甫洛夫还是拒绝采纳他的意见,脑子还没有清醒过来的他,甚至断言这只是德国人的挑衅,让军队不要轻举妄动,绝对不能先进攻,给德国人留下任何“反击开战”的借口。
他甚至比较自我的判断道:“德军用少量坦克绕过防线薄弱环节,正面使用步兵和炮兵发动猛烈进攻,很可能是打算突破德洛霍钦,纳盖诺夫卡,别洛韦日斯卡娅,苏普列涅夫斯基等地区,占领桥梁进而将在主力部队送入比亚韦斯特开阔地,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德军机械化部队的突击力量。”
但是,22日这天,在巴甫洛夫说出这句话的不久后,纳粹德国的军队就势如破竹,朝着苏联的方向进行快速突击。
敌军考虑到了苏联西部的有利地形,没有选择正面进攻,而是一南一北,两箭齐发,直取苏联西部腹地。
很明显,巴甫洛夫一直把德军当傻子看,当参谋得知德军的进攻方向时,便急匆匆地跑向巴甫洛夫的营地进行报告,希望大将能有解决的办法。巴甫洛夫非但没有给参谋提供解决方案,竟然还说:“这不可能,这消息无聊。”
战争开始三天,问题逐渐显现,苏联的不利局势已经凸显,巴甫洛夫开始慌了,想要亡羊补牢的他,迅速暴露了自己底牌,派第6机械化军和第11机械化军,同第6骑兵军一起向格罗德诺的德军发起反攻。
图|德国战机
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支由经兵组成的队伍,在战场上也完全不是德军的对手,苏联的飞行员也与陆军难以默契配合,制空权在眨眼之间就落入了敌手,全军覆没的消息彻底吓呆了巴甫洛夫。
战争开始5天,两大德军南北夹击主力就成功地在明斯克会师,一鼓作气,将苏联绝大部分西方面军一举合围在比亚韦斯托克到明斯克的口袋阵之内。
战争开始不到半个月,巴甫洛夫又下达了愚蠢的指令,深知会有军队全灭的风险,他命令所有部队征集各种可以逃离这里的工具,全线撤退此地。
但拥有密集火力的德国机械化部队绝不会放过他们,于是,东欧平原上大批撤退的红军步兵、骑兵就成为了德军练习抢法的活靶子。
图|基辅会战被俘虏的苏军士兵
大批士兵成群地倒在了敌军的炮火下,尸体残破不堪,最后还堆积起来,形成了一座小丘,也有无数的苏军被德国俘虏,成为了阶下囚。
如此重大的失误,还影响了苏联在其他战场的请况,接连受挫,损失惨重。
斯大林怒不可遏,最可气的是,那么多士兵的惨死,巴甫洛夫却还一点儿事都没有,为了惩戒犯下巨大错误的巴甫洛夫,他将其送进了军事法庭等待审判。
三、巴甫洛夫的命运
苏联开战前无比重视且苦心经营的西部特别军区,在开战后短短7天内沦陷的消息,一经扩散,苏联全国上下都震惊不已。
百姓在苏联《真理报》的报道和过度的渲染之下,巴甫洛夫在先前的社会地位俨然是苏联的国民偶像一般的存在,之后的他更是成为了苏联的一面大旗。
巴甫洛夫即将被审问的消息,人们抱着疑或的心理,奔走相告。
在法庭上,法官询问巴甫洛夫及其亲信是如何回到安全地区,没有同士兵一起时。
巴甫洛夫沉默好一阵子,才道出真相,原来他在组织明斯克防御期间已经拿不出更好的方法了,兵力都已经快消耗殆尽,眼看德军就要来进犯。
为了保全自己,他在29日当天夜里丢下了被困在城中的苏军官兵,民兵还有市民们,仅带着自己的参谋人员和亲信乘坐飞机逃往安全的后方。
事实败露,就连法官都感受到了一阵愤怒,他继续向巴甫洛夫询问他的罪行,他指责道巴甫洛夫指挥不力,致使西方面军主力部队全体60多万士兵陷入敌手,其决策的重大失误如同叛国。
“不,我没有叛国,这不过是一个人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下产生的困或与错误决定,是一种正常现象。”
巴甫洛夫却并不认为自己有罪行,他镇定地说出自己的解释,来证明自己没有背叛苏联,也没有背叛人民,根本谈不上死刑的地步。
“我采用了一切尽可能的措施,试图阻止德军的进攻,我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过错。我否认这一指控,我没有任何罪,我没有背叛苏联,我重复一遍,我没有背叛苏联,没有向德军敞开防线,如果我要敞开防线,也必须有莫斯科的命令,部队才会执行。”
“反苏罪名”的帽子让他急于为自己TUO罪,提出了自己戴罪立功的赎罪方式,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苏维埃的忠诚,以至于可以付出生命。
斯大林却不想理会他这个要求,决策出现如此重大失误的人,他只想让他快点死,在判决书上划掉了“反苏音谋参与者”的语句后,加上了一句话“立即执行!”就迅速将这份判决书下发到各大方面军,宣告巴甫洛夫的失败。
此后,法庭给巴甫洛夫的罪名就为:担任西部军区司令时渎职,导致西部军区溃败,同时还让大量物资落入敌手。
最终,军事法庭将巴甫洛夫及其亲信判定为死刑。
图|巴甫洛夫墓碑
1941年7月28日,巴甫洛夫及其亲信被处决,一名大将的陨落,让人感叹。
从事实上来说,巴甫洛夫的失败固然有自身指挥能力不足、戒备能力缺乏、对于备战不够重视和轻视德国德军闪电战的原因,但也有着许多客观原因。
斯大林更是心知肚明,所以,在巴甫洛夫被抢决之后,再次说起此事的原因时,斯大林却改变了他原有的说辞,反而说出了“他升迁得太快了!”这七个字。
看似随意,实际上却最为公道,也是一位领导人对于他的最好处置方式。
结语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在后世,所有人都知道朱可夫这一位“救火队长”,却很难知道曾经有一位教导过朱可夫的巴甫洛夫。
二战事件的真实程度,我们尚不知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巴甫洛夫是一个牺牲者的身份被实行抢决的。
有一位苏联军史专家沃尔科戈诺夫,曾对巴甫洛夫做出了最为公允地评价:
由于干部紧缺,他们被任命时越过了许多中间环节,直接担任高级职务,他们还缺乏经验和统帅的智慧,但是他们忠于祖国,大胆,英勇,是真正的爱国者。
然而,可惜的是,只有胜利者才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失败的巴甫洛夫等人只能无奈地用生命做代价诠释这句古老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