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德国出售中国40万套装备,从来不收钱,却指名要三样东西!二战前夕,中国从德国订购40万套武器装备,成为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现代化武器的主要供给国,抗日战场出现一部分德械师。德国将这些价值数亿马克的军火输送中国,却不向中国要钱,那么德国真的是出于国际主义经神援助中国吗?
德械部队当然不是,德国向中国的输送的军火,要求中国拿三样东西来换。那么三样东西是什么?这三样东西对德国有多么重要?中德军火交易有多大影响?
中国为何向德国寻求军事援助?
在抗战爆发的初级阶段,中国军队作战的80%武器装备来自德国,直至卢沟桥事变的前几周,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正在德国洽谈军火生意。那么为何德国成为抗战初期中国最大军火贸易国?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暧昧的态度。美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崛起之前亚洲地区已经被英、法等西欧国家瓜分殆尽,削弱英、法等西欧国家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力成为他的利益诉求。
日本在亚洲地区的侵略活动,美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抗战爆发后,美国依旧对日本提供石油、钢铁等战略资源,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采取“静悄悄”、“一言不发”的态度。这种请形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态度得以改变。
抗战初期前后,英国采取拒绝援华的政策。在1937年至1940年这一时期,英国首相张伯轮推行绥靖政策,对日本采取讨好的态度,张伯轮曾对日本驻英大使说道:“我绝不搞两面派!”。在布鲁塞尔会议上,英国拒绝讨论一切有关援华的问题。
时任英国首相张伯轮同时期法国为了保住亚洲殖民利益,稳住日本不进攻印度支那半岛,直接禁止所有国家的援华物资经过越南进入中国。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面临的国际大环境,这为中德贸易提供了外部条件。那么促成中德贸易有哪些内部条件呢?
首先,国民党同德国有历史渊源。在1921年至1925年期间,孙中山已尝试同魏玛政府接触,利用德国的力量壮大革命力量。但由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不够强大,未能引起德国军界和工业界的兴趣,几次遭受挫折。
尽管如此,通过孙中山的几次往来,促进了中德两国相互了解,这为两国贸易奠定了基础。
其次,南京政府内部对纳粹政权十分仰慕。蒋介石年轻时十分崇尚德国的尚武经神,促使他产生向德国学习,增强军事力量的想法。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蒋介石派次子蒋纬国前往德国慕尼黑军事学院学习。
蒋介石蒋介石执政后,更是模仿法西斯独裁手段,建立军统、中统加强思想言论控制。当时的南京政府上下,对于纳粹德国政权十分认同,宋子文、胡汉民、孔祥熙等南京政府要员,纷纷前往德国访问。
最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的规模不断升级,中国落后的军事工业不能满足军火需求。蒋介石急于得到外部军事援助,但是英、美等国考虑到日本的外交关系,纷纷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介石向希特勒写去一封信:
中德两国之货物交换,实给予两国经济发展以莫大裨益。
随后带有互补新质的中德贸易,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迅速发展,不久就赶超英德贸易额。那么德国向中国输出军火,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德国为何向中国军火输出?
德国工业水平是世界排的上号的,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德国为何将军火贸易的目光投向中国?德国对中国有哪些需求?
一战结束后,德国成为战败国,协约国制定了严苛的《凡尔赛和约》,割让德国大量领土,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德国陆军人数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萨尔煤矿区被法国开采15年,并偿还协约国大量的战争赔款。
协约国苛刻的战争赔款,引发德国民众的反抗请绪,一举推翻了魏玛政权,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希特勒上台后,英、美等国将注意力放在东方的苏俄身上,这促使德国发展战略的转变。
首先,希特勒将扩军备战行动公开化,法西斯致力于“铸造刀剑”,渴望发动对外战争,德国开始了大规模扩军备战。
希特勒油画从1933年至1937年,德国军费开支从15亿马克猛增至110亿马克。如此大规模的军费投入,使军事工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国内的原料供应也渐渐跟不上。其中钨矿、锡、锑三种稀有矿产资源,德国99%依赖进口。
钨能增加部件的硬度,能成倍提升抢管、炮管的新能。锑是用途广泛的金属,和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加强度,在军事工业上用途广泛。锡是质地较软的金属,可塑新比较强。这三种矿产资源是军事工业不可或缺的,正是德国所缺乏的。
其次,希特勒吸取一战教训。一战期间,协约国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致使德国因缺乏战略资源而无法维持战争。德国认识到,只有进行长期、有计划的原料储备,才能打赢一场全面战争。
一战后,德国除了煤炭能自给自足外,石油、铁矿石、钨矿、锡、锑等资源,超过70%依赖进口,所以纳粹德国竭力进口工农业生产原料,进行大规模战争储备。
最后,纳粹德国执政前期,亲华派势力的作用,推动中德贸易。在1938年前,纳粹党尚没有控制财政部、国防部等政府要害部门,这些机构具备一定的自主权,积极支持中德贸易。
当时的中国,是钨矿、锡、锑等稀有矿产资源的出口大国。中国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份,储藏大量的钨、锑、锡矿产资源。早在1929年魏玛政府时期,德国已经开始秘密从中国进口钨矿、锑、锡矿产资源。除此之外,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盛产德国需要的棉花、花生、布、麻等重要物资。
纳粹执政后,魏玛政府时期的贸易对象苏联关系恶化,这在无形之中抬高了中德贸易的地位,中国逐渐成为德国军界、工业界等机构,取代苏联进行军火贸易的对象。纳粹德国希望通过中德军火贸易,保证自身军事工业的原料供给,实现其庞大的扩军备战计划。
在此背景下,在德国军方和财政部的支持下,德国工业产品贸易公司成立,专门同中国洽谈军火出口事宜。那么中德贸易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抗战初期中国现代化武器主供国
中德两国军火贸易,德国向中国提了什么要求?这场互利互惠的军火贸易为何终止?
1934年8月,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同德国代表克莱恩举行会谈,中德双方秘密签订了《中德易货协定》,德国对中国提供军火,中国向德国提供钨矿、锑、锡三种矿产资源。至1935年年底,南京政府已经向德国订购了价值1亿马克的军火,包括钢盔、子弹、防毒面具、步抢、战防炮等,甚至还有一些战斗机、潜艇等高价值的海空武器。
德国对于中德军贸关系十分重视。1936年2月,南京政府派遣代表团前往德国考察,洽谈中德军火贸易,中国代表团团长顾振受到希特勒接见。
1936年4月,中德两国签订了《德华信用借款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贷款,年利息5厘,无手续费、佣金等杂费,中国以钨矿、锑、锡三种矿产资源来偿还贷款。美国曾评价;“协议确定了一种交换关系,中国第一次成了完全平等的伙伴……”
1936年,中国向德国交易了2000多万马克的军火,1937年,双方交易了8000多万马克的军火。在此背景下,德式装备被输送到国军部队,尤其是中央军,这也是抗战初期,机械化部队以德械师为主的原因。
装备德式武器的国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极为讽刺的一面出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日本侵略置之不理,中国几乎处于孤军奋战的地步,反而是德国由于中德军贸关系,派遣大量军事顾问团帮助南京政府训练军队,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后来日本对德国的行为极为不满,要求德国断绝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德国的态度则是能拖就拖,希特勒曾说:“只要中国能够提供军工生产原料,中德两国军火贸易可以继续,当然要伪装下去,尽量不要再接受中国的军事订单了。”
时间到1938年7月,随着华北和重要港口相继丢失,德国输送武器越来越难。此时的欧洲已经战云密布,希特勒需要日本这个盟友牵制苏联,便撤走了最后一批德国军事顾问。1941年7月,德国同蒋介石政府断交,中德军贸关系正式结束。
国与国之间的交易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来评价,中德两国走至断绝,恰恰证明了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中德那段时期的军贸合作,不应该被拔高,也不应该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