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曹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天辟地建安文风,曹草是诗人,是军事家,是政治家。往往文人书生给人的感觉应是手无缚机之力的孱弱小生。军事家政治家应是勇猛无比,彪悍生猛的。
说起曹草,就不得不提起司马懿。司马懿可以说是曹草的徒弟,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却推翻了曹草的王朝。虽然后来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但是毕竟这一切,是发生在曹草去世之后30年。那么,这3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司马懿为何称曹草为师傅
曹草年少就才智过人,努力上进,口碑非凡。再加上自己官宦家庭的历史优越条件,在自己祖父,父亲的庇护之下,20岁,就入朝为郎,开始为国家建功立业,做贡献。到了22岁的时候,曹草就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心怀大业的他肯定不可能只把最终目的放在朝堂之上,他还有更大的报复要去实现。所以,他开始行动了,第一步招兵买马。
要想招兵,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领头羊”。在众多人选中,曹草最先看中的是司马懿的老师胡昭。曹草亲自拜访,但是胡昭四个字就把曹草打发了。“人各有志”。其实若放在十年前胡昭说不定就同意了,毕竟当时的胡昭年事已高,想做什么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跟了曹草,也只会耽误曹草的前途。
曹草虽然心高气傲,锱铢必较,但是胡昭的理由,让他根本没办法反驳,无奈之下,曹草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遭到胡昭的拒绝后,曹草就把主意打到了司马懿身上。司马懿是胡昭的小徒弟,倘若自己收了司马懿当徒弟,那也间接表示,他与胡昭“师出同门”,以后若是有事请,需要用到胡昭,也可理直气壮地请胡昭出山。
抱着这样的想法,曹草向司马懿抛出了橄榄枝。可惜当时曹草虽然小有名气,但还是势单力薄,根本没资本跟胡昭抢人。因此,司马懿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了曹草的请求。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了吗?几年之后,曹草在北方地区已经可以说是声名鹤起。曹草再次向司马懿发出了邀请。此时的司马懿,在曹草的面前,就好像是一只蝼蚁,司马懿毫无悬念地答应了。就这样,司马懿和曹草就成了师徒的关系。
师徒两人“相亲相爱”
司马懿和普通人相比,可以称得上是才智过人。可事实上,曹草在争霸北方之后,麾下出彩谋士数不胜数。与他的众多谋士相比,司马懿只能说是平平无奇。而他之所以向司马懿发出邀请,完全是为了找回以前丢失的面子。
让曹草没想到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不到几年的功夫,曹草手下的谋士因互相争斗,死的死伤的伤,司马懿终于等来了一个上场的机会——司马懿同刘烨成为曹草最得力的两位谋士。
可惜出于之前的种种,曹草对司马懿依旧抱着抵触之心,对于司马懿给自己的建议,曹草只是稍作参考,司马懿也因此,对曹草感到不满。师徒两人“相亲相爱,相爱相杀”。
曹草去世30年后,江山易主
司马懿没有在曹草那里完全得到重用,但是迫于压力,又不能把曹草怎么样。所以,他开始沉淀,准备蓄势待发。他培养自己的儿子司马昭,希望借司马昭之手,推翻魏朝。
后来,曹草去世,但是司马懿早已被现实打磨的没了棱角。曹草虽然不在了,但是魏朝还在,根基还在,老人还在,想要推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请。曹草去世之后,过了三十年,蓄谋已久的音谋出世。一晚之间,魏朝不复存在,西晋的时代来临。
结论:
曹草两次邀请司马懿,后成为司马懿的师傅,本以为自己死后,会辅佐自己的后代守住魏朝,但是终究是,这天下,最后还是姓了司马。
司马懿对曹草的态度从最开始的看不起,到后来的高攀不起,让我们明白“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恐惧害怕是一种表现,更是一种心理。司马懿为何那么害怕 曹草,是心理在作怪。曹草死了三十年才敢造反,所有的原因只有一个:心理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