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骄傲自满,授中将为宜。”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前,MAO主席收到了一份评选名单,当他看到上将的评选名单中王建安三个字时,便在此处作了以上11个字的圈注。
能上了评选名单并被送到MAO主席手中,无疑说明王建安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加之经过层层筛选和审核,也证明了此人的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MAO主席却在看完评选名单后单单划掉这个人的名字,这让评选小组的人员十分困或。
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下,东方沉睡的巨龙终于苏醒,在历经百年的屈辱历史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伟大的革命事业之所以伟大,绝不仅仅是依靠一个人便能创造出来的,在那段艰苦却闪耀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为这些英雄授予荣誉符合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也是众望所归的大事。
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1955年,经过5年时间的酝酿和筹划,极具中国特SE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正式确立,随后,关于授衔仪式的筹备和评定工作紧张开展,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革命经验丰富,抗日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
1908年10月12日,王建安生于湖北黄安,相比于新生命诞生的惊喜,他的出生对于这个贫苦的农村家庭而言似乎多了一丝忧虑。由于从小看着父母辛苦草持家中生计,王建安是一个非常懂事且聪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外出做短工,帮忙补贴家用,没有上学的条件他就自己创造条件,只要有时间,王建安便偷偷学习、认字。
由于王建安生长的年代处于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剥削下,他从小就经历过地主的剥削和辱骂。终于,他在不堪其辱后便离家去学习了武术,学成后,王建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回村直奔地主家中,焚毁其房屋、散发其钱财,他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个新由此初显。
1924年,王建安前往武汉,在直系军阀吴佩孚军中当了一个大头兵。在军中,他见识到了军阀的腐败和冷漠,后毅然TUO离军阀部队。
1926年,王建安回到家乡,参加了农民协会并进入赤卫队。1927年,王建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了黄麻起义,此后,他多次在战斗中表现出SE,一路从班长、排长逐渐升到营长。
长征开始后,王建安又跟随红军队伍一路爬雪山、过草地,即使条件艰苦,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始终咬牙坚持着。1936年,王建安跟随红军队伍抵达陕北后,进入抗日大学学习,1938年,从抗日大学毕业,王建安被任命为八路军津浦支队的指挥,率领部队挺进冀鲁边平原,与日军开展游击战争,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1939年,王建安调任山东纵队副指挥,参与创建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疯狂“扫荡”,他率领根据地军民展开反“扫荡”战斗,对日本侵略者造成严重打击。除了要与日军展开机烈的战斗外,还要对付国民党顽固派反攻武装的突袭。
虽然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和弹要供给远远比不上日军和国民党军队,但是,在党的整体战略布局和作战引导下,八路军的作战方式以游击为主,在这一时期,尽管难以组织起大规模的主动攻势,但王建安凭借自己独到的军事理解和胆大心细的战略部署,他领带部队大力团结人民群众,多次突破了日军所谓的“扫荡”和“蚕食”,一步一步扭转了我军所面临的抗日劣势。
1941年,日军集结5万兵力,向沂蒙山区方向展开攻势,王建安率领部队顽强作战,多次让日军的企图失败,不过,他也曾经历过一次十分惊险的围攻。
一天,王建安率领部队作战时,遭到了8000多日伪军的围攻,尽管事发突然,但他始终临危不乱,稍作思考,便立即下令:先坚守,再伺机突围。
一直坚持到黑夜降临,终于等到了时机,王建安立刻下令部队突围,最后成功撤退,让日军的企图再次落败。
1944年春,山东军区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关键时期,歼灭大股的日伪军势力,拔除在抗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是最主要的目的,当时,吴化文部是山东日伪军的主力,兵力约有1万余人。为了歼灭这股势力,3月25日,王建安指挥部队作战,将部队分编成多路梯队,先对吴化文部后方发动袭击,然后再分割围歼,在机烈交战20多天后,王建安率领部队取得胜利,达到了作战目的,拔除日伪据点50多处,围歼敌军7000多人,鲁山山区基本被我军控制,打通了山东境内的5处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这次战役获得了山东军区的通令嘉奖,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了这次战役:
“不但对山东的抗日根据地很重要,而且是敌后战场上我八路军、新四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行动的一部分。”
参与指挥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能力出众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分割山东、华中解放区,国民党偷偷调转抢口对准共产党。面对这一变故,王建安指挥部队取得了津浦铁路徐(州)济(南)段战役的胜利,挫败了敌军的音谋。
1947年1月,王建安担任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部队先后参加了鲁南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鲁西南战役……
1948年,王建安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副司令员,这时,山东的战场形势已经走到了十分关键的地步,拿下重镇济南是中共中央首要解决的难题。7月,王建安到达西柏坡,与MAO主席、周恩来会面,周恩来先是询问了他对于解放济南的看法,然后又很直接的问道:“有没有把握15天打下济南?”王建安低头略沉思片刻,回应道:“若是连续作战,没有大的意外发生,应该是有把握的。”随后,根据MAO主席的意见,周恩来下达指示:既要拿下济南又要歼灭敌人的援军。
随后,王建安返回山东兵团。8月25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就济南战役做了具体部署,按照MAO主席和周恩来的指示,将参战部队分为攻城和打援兵团,攻城兵团共约14万人,分为东、西两个集团,交由谭震林、许世友和王建安统一指挥。
9月16日晚,济南战役正式打响,王建安深入一线指挥作战,东集团拿下济南城东边的茂岭山、砚池山,两天后,西集团攻占了卧牛山等地,并炮火控制了西郊机场,切断了国民党军的空中支援,让济南守军的信心开始动摇。
19日,守卫济南城西的国民党军吴化文率部起义,撤出战场,王建安立即下令西集团军抓住战机,直接出兵拿下了西郊机场,随后,西集团军在接连三天作战后,于22日攻占了商埠。同时,东集团军也正在向济南外城B近。
由于连续作战,攻城兵团也开始出现疲劳,而济南城内的守军也正在加紧调整部署,加固工事,为不给守军留下喘息的机会,王建安、许世友、谭震林经过商量后,最终决定立即发动攻击。
22日晚间,在炮火的掩护下,攻城兵团打进外城,与济南的国民党守军展开巷战,23日,外城被解放军攻破。当天晚上,攻城兵团又向济南城内发起攻势,但遭到城内守军的抵抗,加之城墙、工事的掩护,导致解放军突击部队伤亡较大,被阻拦在内城城门外,难以进入。
这时,究竟是继续攻击还是稍作休整,指战员们十分纠结且慎重地思考着:现在部队的牺牲较多,建制也被打乱,如果继续攻击恐怕效果甚微,但如果拖到天亮,攻城兵团将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炮火下,到时候,便成为了一个个活靶子,只会全军覆没。王建安最后提出,既然仗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虽然困难重重,但城内的守军更困难,现在,继续攻城是上策。
随后,指战员下达了“马上攻击,尽快攻占内城”的命令,24日黄昏,解放军拿下济南,全歼城内的国民党守军。
济南战役胜利后,中共中央高度评价,称此战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就连外媒也表示“对南京政府而言,济南失守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山东兵团陈兵运河沿线,8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发来电报,电报内容指出:国民党将领黄百韬正率领兵团向运河以西逃窜,山东兵团要立即行动,切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
随后,王建安命令各纵队快速向南挺进,11日,山东兵团抢占了徐州以东的各个要点,截断了黄百韬兵团的退路,这时,粟裕下令,华东野战军主力向黄百韬兵团发起围攻。
14日晚,王建安、谭震林指挥主力部队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正面围攻,而其他部队则负责打援,“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这一策略在淮海战役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22日,黄百韬被打死,其兵团被围歼。1949年2月,王建安又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原本以为可以享受和平带来的美好生活时,1952年9月,王建安又奉命参加抗美援朝,率领部队进入朝鲜境内作战,并总结出了作战经验:“集小胜多胜为大胜,以歼灭敌之有生力量。”这其实也跟MAO主席军事思想一脉相承,1954年,饱受病痛折磨的王建安离开前线,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MAO主席良苦用心补授上将军衔,王建安勤勤恳恳
从参加黄麻起义开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王建安都在这些战役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无论是作战指挥的能力,还是在党内的资历、威望,都算得上是佼佼者,而在1955年的军衔评定时,评选人员也将他的名字放在了上将的人选中,足以看出大家对他的肯定。
然而,在这一点上,MAO主席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不可否认,王建安资历老、功劳大,但同样地,他脾气火爆,一点就炸,他曾多次在会议现场,对着上级拍桌子叫板,这些事请早已传到了中央。
这次,MAO主席建议授予他中将军衔,也是用心良苦,想要借此让他改掉自己的这个MAO病。但是,按照军衔的授予标准,很多没有王建安有资历、有战功的将领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如果只单单授予王建安中将,也不符合评选标准,但MAO主席又专门提到王建安。
最终,左右为难下,在1955年的授衔中,王建安并没得到军衔。1956年,拖延了一年后,评定小组再次提起了王建安的军衔问题,这时,MAO主席也同意了补授他上将军衔的决定。
而这时的王建安早已没有了曾经“拍案而起”的MAO病,1956年,王建安曾先后在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和福州军区工作,但职位一直都是副司令。而与他同期的战友,甚至是曾经自己的部下,也已经成为了军区的司令,对此,王建安毫无怨言,他从不抱怨,始终表示,职位高低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为党和国家做贡献。叶剑英元帅曾对他说:
“建国以来,你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很不容易啊!”
王建安的改变,最让MAO主席欣慰。1975年,王建安被MAO主席亲自点名,担任军委顾问,为解放军向现代化转变建言献策。
为了解各军区实际请况,王建安亲自前往各地深入一线展开调研工作,祖国各地都留下了他勤恳工作的身影,他被《解放日报》称为是“老八路作风和我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的标杆。
1979年,王建安随团前往昆明慰问对越自卫反击作战部队,在云南慰问期间,代表团始终坚持乘面包车、每餐四菜一汤、不准宴请的原则。
王建安曾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无论收到的信访件有多少,王建安始终坚持回信,真正做到了件件有回复,凡是有关军队的信访件,几乎都要经过他的批阅。在面对自己的老战友、老部下时,王建安从不袒护,坚持公事公办,如实向上反映。他更是鼓励共产党员要实事求是,说真话:
“共产党员就是要敢说真话,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怕个鬼呀!不但书面材料要发,王建安秘书见到他还要说。”
除了在工作上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外,王建安在对待亲人和子女时更是严格。他的妻子服从组织决定从军队退役后,原本之后有好几次可以再次返回军队的机会,但王建安始终不同意。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王建安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地出差调研,繁重的工作让他原本就有老MAO病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由于工作压力巨大,且缺少足够休息,到1980年7月,王建安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他继续参加工作了。25日,王建安在北京病逝。
他离世后,没有一个人前去参加吊唁,甚至不少人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他离世的消息。
其实,早在他病重期间,王建安就曾多次向中央要求,自己死后不开追悼会、也不要送花圈,避免浪费人力物力,他甚至多次说还不如将自己的骨灰撒在乡野间,死后还能肥沃土地。
这些要求,是他在临终前一直在嘴里念叨的话,他多次重申,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做到不铺张不浪费。
弥留之际,他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回家探病,他多次强调,儿女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是要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耽误了他们的工作。就这样,他的孩子们都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最后,王建安的家人们谨遵他的遗言,在家里简简单单办完了丧事:
“不开追悼会、不送花圈、不组织遗体告别、不通知生前好友和不请同志护送遗体”。
遵照王建安临终前的遗嘱,他的遗体被送到了北京301医院,供医学研究,直到有媒体发出相关报道后,他曾经的老战友、老部下才知道了他逝世的噩耗。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王建安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年轻时,他为生活寻找方向,最终确立了自己终生的理想信念,中年时,为了民族、国家和人民,他扛起抢走上战场杀敌,晚年,又奔波于全国各地开展调研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死后,他还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
他的经神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得到传承,斯人已逝,但经神永存,永远照耀着腾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