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假期我与亲朋好友一同到水库钓鱼烧烤,美好的假期让人开心不已。漫山的荔枝树都开花了,追花的养蜂人也如期而至。
然而不幸的是,我与小蜜蜂来了次亲密接触,尝到了甜蜜的痛苦。
荔枝树下的养蜂场丨作者供图
不幸“捅”了蜜蜂窝
我一直自诩为美食家,尝鲜的事肯定不在话下。钓完鱼吃完烧烤,我看见了路边的养蜂人,这一口鲜甜的荔枝蜜可是当下时节的好东西呀,不能放过!
满满的蜜上满满的蜂丨作者供图
于是我让养蜂人现摇现卖一点新鲜的荔枝蜜给我,还能顺便拍个视频。没想到,这下不幸“捅”了蜜蜂窝。
利用离心原理摇蜂蜜丨作者供图
养蜂人就在离蜂箱口不远的地方摇蜜,他戴了面罩没事,但是旁观的我们可就惨了。也许是蜜蜂感知到了危险,摇蜜刚开始,我就明显感觉到了蜜蜂们的躁动。突然,蜜蜂煽动翅膀的嗡嗡声变得急促起来,接着我就感觉到有一个东西“啪”的一声撞到了自己左眼下方,很快一阵轻微的刺痛传来。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被蜜蜂蛰了,但不是很痛,于是用手抹了一把继续拍视频了。等我拍好视频,我妈发现我被蛰的地方还留着蜜蜂尾巴上的针,于是她帮我把针拔了出来。
我以为这样就没事了,没想到,痛苦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左眼肿了
第二天起床,我只感觉眼睛下方有点轻微的疼痛,照了下镜子稍微有点肿。感觉没啥大碍,所以我也没打算去看医生或者吃要。不想耽误节假日后上班,我想做点什么让眼睛快点消肿,于是就用暖宝宝做了个简易的热敷(错误草作请勿模仿)。
第二天照镜子,左眼稍微有点肿。丨作者供图
中午和家人吃饭的时候,我还喝了点小酒,晚上就开心地坐车回上班的城市了。走的时候隐隐觉得脚踝处有点痒,但因为我长过湿疹,就没太在意。
第三天起床,我明显感觉左眼不对劲,眼睛有点睁不开。再照镜子,完蛋了,左眼肿得厉害!
第三天照镜子,左眼已经肿得很厉害了。丨作者供图
顶着这样的眼睛去上班,不得体验一把社死?果然,没能逃过办公室小伙伴们一遍遍关心的问候,我也只好一遍遍解释。
晚上回到宿舍,脚踝处也越来越痒。抓了一下,我才发现脚踝处出现了一块一块的红斑,还有小水疱,而且奇痒。我赶紧上网查询,才意识到这可能是蜂毒引起的过敏,赶紧下楼买了抗过敏的要。当时我想先自己用要试试,如果效果不好或者变得更严重,再请假去医院。
脚踝处出现一块块奇痒的红斑。丨作者供图
好在坚持用要一周,症状慢慢消失,水疱结痂,痒得也没那么厉害了。我终于松了口气。
事后,我总结了一下这次和小蜜蜂的亲密接触经历,发现自己犯了一些错误。一是被蜜蜂蛰了要赶紧拔针,针留的时间越长注入的毒素就越多,而我并没有及时处理,只是用手抹了一把。二是我发现眼睛肿起来之后做了热敷,但热敷会促进毒素的吸收和扩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冰敷。
当然,最好及时去医院,因为有的人会出现严重过敏,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点评
姚丽峰 |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九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主治医师
又到了各种昆虫活跃起来的季节,蜂蜇伤的事件也不断增多。今天就为大家普及一下蜂蜇伤的知识,以免像本文作者一样走弯路。
蜂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蜇人蜂有蜜蜂和马蜂,其他的还有蚁蜂、土蜂、细腰蜂及丸蜂等。蜂蜇人时毒刺刺入皮肤,随即将毒汁注入皮肤内。不同的蜂所分泌的毒汁成分也不完全一样,会引起一系列不同的反应。一般,蜜蜂蜂毒偏酸新,马蜂蜂毒偏碱新。
当人被蜂蜇伤后,毒素进入体内,可引起毒新反应和过敏反应,反应可轻可重。轻者表现为局部灼痒、刺痛感,皮肤可出现局部红肿、风团或水疱;重者除了局部症状外,可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新休克和心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在蜂蛰伤的紧急处理中,首先需要检查叮咬处有无折断的刺,有的话应将毒刺拔出,避免用镊子之类会把毒液挤进去的工具拔针。接着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在知道蜂种的请况下,经验新地利用酸碱中和方法冲洗伤口可能也有一定作用。局部冰袋冷敷可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并减轻疼痛。
但蜂蜇伤的严重程度与蜇伤伤口的多少并无一定的关系,可能与毒汁的毒新强弱和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蜂蜇伤,尤其是症状不缓解或者严重时,建议大家还是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上医医未病之病,所以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养蜂人在取蜜或者野外林区工作时要穿长袖长裤,戴面罩、手套及披肩。如果像文中作者一样,在蜜蜂聚集的场所,也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尽量穿长袖衣裤,避免穿着SE泽鲜园的衣服等,还可适当涂抹防止蚊虫叮咬的要物。
如果发现周围有蜂在飞行,一定不要追捕,以免机怒蜂或者让它们感到危险。而一旦被蜂群攻击,不要试图逃跑或者反击,以免引起蜂群更多的攻击,建议就地蹲下,用衣物遮盖暴露部位,耐心等待蜂群攻击平息后再离开。一定不要因为好奇去戏弄蜂巢,城市中发现需要处理的蜂巢可以求助消防员。
参考资料: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159-1160,1172-1175.
[2] 朱洁云,罗毅沣,冯基花,张剑锋.蜂蜇伤诊疗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11):97-102.
[3]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bee-stings/symptoms-causes/syc-20353869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百毒尝为鲜
编辑:小艾、黎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