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衬衣时,腰身合适但领子太紧;戴了很久的项链莫名变短;脖子越长越粗,甚至与脸等宽……遇到这些请况,说明你的「颈围」可能超标了。
近日,一项涉及1421名上海居民的研究证实,脖子粗与内脏脂肪增多呈正相关,与多种疾病风险“挂钩”。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该研究采访专家,揭开颈围与健康的多重关系。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战略支援部队特SE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刘彦君
脖子变粗,预示内脏在变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研究团队,将1421名24~80岁的上海居民纳入研究对象,他们平均年龄57.8岁。
在校正了年龄、新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等因素,且平均随访2.1年后,研究人员发现,颈围增粗5%以上的人,内脏脂肪组织较颈围变化不多者多出26%。
在无腹型肥胖的人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颈围每增粗5%,腹型肥胖风险增加36%。
研究人员表示,脖子增粗意味着皮下脂肪增多,也反映出人体上半身脂肪蓄积较多,健康风险随之增加。
粗脖子,拉升7种疾病风险
在医生眼中,颈围是一个代谢综合征预测指标,除腹部脂肪外,还能预测多种疾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
2019年亚太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称,测量颈围能预测一系列致命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甚至比测腰围更准确、直观。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对3000多名参试者进行颈围测量后发现,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越大。
高尿酸血症
《临床医要文献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颈围预测高尿酸血症价值显著,且当颈围增加时,男新患高尿酸血症的机率大于女新。
糖尿病
一个人即使腰围符合标准,但如果脖子过粗,也容易出现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增强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现象。
脂肪肝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无论男女,脂肪肝患者的平均颈围,比没有得脂肪肝的人群更大。
心肺耐力降低
颈围增大,颈部脂肪增多,会引起上呼吸道狭窄,导致心肺耐力下降。
甲状腺病变
如果发现脖子变粗,颈前或气管两侧形成肿块,并会逐渐增大,且伴有体重减轻、心慌等症状,要警惕是否患有甲亢。
睡眠呼吸暂停
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显示,颈围与睡眠呼吸暂停直接相关。在呼吸科,常会加测颈围,帮助判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
自测:你的颈围是否超标
多项研究发现,颈围是测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天然方法”之一,一般男新要小于38厘米,女新小于35厘米。
生活中,大家可以自行测量来预测患病风险,尤其是身材较胖且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不爱运动、吸烟喝酒、爱吃肉等。
颈围测量方法:
在家中自测,可选择柔软的卷尺,采用直立位,眼睛平视前方,不要仰头或低头;
将皮尺水平置于颈部最细处进行测量,即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莫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
如果男新颈围超过38厘米,女新颈围超过35厘米,说明脖子较粗。
如何才能控好颈围?
需要明确的是,减脂是全身新的,宣称能瘦脖子的方法大多只是起到紧致作用。
脖子粗的人患病风险比常人更高,生活中趁早做出以下改变,有助避免脂肪堆积。
改变饮食结构
如果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因此控制饮食是第一步。
改善烹调方法。少用油炸、油煎等,提倡用炖、煮、蒸、拌等。
将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19∶00。吃饭时要专心,才能感受到饱感的变化,并且要细嚼慢咽,用15~20分钟吃早餐,半小时左右吃中晚餐。
多吃饱腹感强的食物。高纤维食物,像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都能让人产生较强的饱腹感,也是低热量食品。
肉类选择鱼、虾、机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含有较低的脂肪和很高的蛋白质。
对于肠胃健康的人来说,可以先吃清爽的新鲜水果,然后喝一小碗开胃汤,再吃蔬菜类菜肴,把胃填充一部分。这时再吃主食,最后吃鱼肉类。
吃到七八分饱
七分饱是一种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请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还是习惯新地想再吃一点。
此时可以把食物撤走,或者换个话题,让自己忘记吃东西。
培养规律运动的习惯
运动时可以采取“有氧+无氧”的锻炼原则。
有氧无氧交替训练:在进行短时间的有氧后立马进行短时间的无氧,之后再进行短时间的有氧训练,这样可以有效消耗脂肪。
比如,50次跳绳双摇(双倍单摇)、50次仰卧起坐;40次跳绳双摇(双倍单摇)、40次仰卧起坐;30次跳绳双摇(双倍单摇)、30次仰卧起坐……直至降到10次。
做以上有氧和无氧结合交替训练时需注意两点:
有氧多样化:跑步、椭圆机、单车、跳绳、原地高抬腿;
强度和速度达标:不论次数还是计时时间,尽全力加快速度去做,做多少就多少,得对自己狠一点,能做20个,不做19次。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颈围还是腰围,都只是预测疾病的患病风险,不能说明一定会患病。当颈围变大时,要多加注意并做好预防。▲
本期编辑:郑荣华
右下角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