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义芳君说茶」
01
近几年,一股抹茶的时尚风潮在茶叶爱好者圈内兴起,堪称一股文艺清流。
很多人以为,这种雅致经妙的抹茶是来自日本的舶来品。
殊不知,我们才是抹茶正宗的老祖宗呢。
抹茶,在古代中国,称作“末茶”。
抹茶是中国茶道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的叫法。
关于末茶,虽然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但真正将之发扬光大,还是唐宋时期。
末茶,是茶叶的一种加工方式和品饮方式。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这样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炀”的意思是烤火。
所以,末茶在喝之前,需要先用竹夹夹着茶饼在炭火上炙烤。等烤好后再放到纸笼里冷切。然后碾制成粉末,过筛后,再倒入锅中煮,煮开后,水面会泛起各种样式的茶沫。喝茶时,连同这些茶沫一起吃掉。
到了唐末宋初,文艺细胞发达的贵族阶层、士大夫们发明了点茶大法,喝茶就更加有趣讲究了。茶仙卢仝就曾风趣形象地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02
令许多人感到奇怪的是,起源于中国的末茶,为何在唐宋之后就基本上消失匿迹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改朝换代,当时的异族入侵对传统汉文化造成了巨大影响,即宋被元灭掉之后,中原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
史学上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之说。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习惯了马背上打天下,习惯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方式,元朝统治阶层自然很看不惯这种文人气十足的泡法。
此外,原本工艺较为简单、难登大雅之堂的叶状散茶这时候逐渐兴起,因为更符合统治阶层的需求,便开始流行起来。
到了明代,汉族又重夺天下,原本草作繁复讲究的末茶,在明太祖朱元璋看来,制作如此繁复,实在是过于劳民伤财,而建国之初需要予民休养生息,便开始废团改散,推崇叶茶散茶的喝法。
不过,经历了元代,到了明代初期,前后大约上百年,末茶也并非完全消失了。
我们在部分史料中能够看到,至少在当时的权贵阶层,也依然会使用末茶的泡法,只能说是逐渐失去了原先的光芒。
譬如:皇子朱权在《茶谱》中,就曾提及自己喝末茶的场景:
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侯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侯茶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置于竹架。
经细繁复程度,不亚于唐宋。
如此,一直到清代,随着乌龙茶、普洱茶的兴起,盖碗、紫砂壶的出现,泡茶风向逐渐切换,末茶才逐渐式微。
但是,末茶在中原大地的式微,并不代表了它的消亡。
抹茶随着唐宋文明在东瀛,也就是如今的日本生根发芽,反而得到了另外一种方式的发扬光大,发展成了如今日本的抹茶道。
这几年,日本的抹茶道作为一种时尚潮流又开始了文化回流,回到中国,好笑的是,很多人竟然不知道,还以为是向日本取经的呢。
真是本末倒置!
也是憾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