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谁?
文/ 兰衣
“喝茶是谁?”
这四个字,原本各自寻常。组合在一起成了一个问题,也还算寻常。但一豪兄将其写在了日常饮茶的杯子上,就有点意思了。特别是一豪兄还是钻研佛学的,这里的一问是“谁”,便处处显得玄妙。
妙不可言。
这一只杯子,既然是主人杯,那么便是他自己专用的茶杯。在自己的杯子上写上这一问,不显得多余,反而是一种清醒的自问。一眼见了,顺口就读了出来,但稍加留心品味一番,却又有了无穷的深奥。这一问,似乎还带着禅机。
带着禅机便对了,茶禅一味。学佛的人认为茶与禅总是一体的,外人眼中的两件事,是他们心中的同一件事。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佛学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不同的解读,比如喝茶。普通人的喝茶,可以有各自的动机和不同的讲究,而到了佛家这里,喝茶就成了悟禅。
喝茶反而变得不简单了。那一个被千古传诵的“吃茶去”之公案,成了佛门内外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这个故事,不论在什么时候说起,都不会觉得不合时宜;也不论你已经听过了多少遍,却也不会听了感觉枯燥。就像那茶,怎么吃也是吃不腻的。
所以说,吃茶是很有魅力的。原谅我行文的时候,悄悄地把标题里的“喝茶”替换成了“吃茶”。在这一篇里,大家不需要咬文嚼字,就视为同一个词来用好了。因为说到了禅,那两者的区别反而不好言说,怕是自己才疏学浅越说越说不清。便跳出宗教的圈子,用小学语文课的标准来看待这俩词,我们可以当它们是同义词。
果然越描越黑,而且一不小心还露了怯。自己一介凡人,在茶与禅的面前都只是一个过客。因为喜欢所以想着要亲近一点,却又发现那喜欢和亲近都似乎不得要义;想要探寻一下原因,却又隐隐地消失在遥远的地方,已经无法用语言和词汇描绘出它大概的模样了。
杯子上的那一问,问出了一个终极的根本。前面那些文字,其实都有些跑偏了,因为这四字的提问,核心不在于茶上,而在于另外的一个字:谁。要再经简一点,这四个字可以经简的,只需要保留这一个字就够了,意思基本不变。
谁?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一串三连问,以最简单直白的出招,直接命中我们脆弱不堪的灵魂。这一生的日子过了那么多,这一生的茶也饮了无数杯,但这一串轻描淡写的拷问,还是让人无法面对。
从小到大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个高手,他总是能够很好地回答上述的三连问,而且他从来都是固定的答案,一字不差地自我介绍:“贫僧玄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高手!不愧是高手。用最简单的陈述,回答了最复杂的提问。从字面到深层,都完美得无懈可击。
《西游记》是一本好书,值得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去反复参读,好书是读过多少遍都不会让你觉得乏味的。就像是好茶,饮了一杯还意犹未尽,那就再饮一杯,多饮几杯。
饮着饮着,杯子上那个问题又冒出来了:喝茶是谁?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