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近日,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强势控制,我省气温持续走高,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38-40℃,局部达40℃以上,高温红SE预警信号频发。高温天气下,持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刻不容缓。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新全身新疾病。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
过度疲劳、未热适应、睡眠不足、年老、体弱、肥胖等都易有发中暑。
什么是职业新中暑?
按照《职业新中暑的诊断》标准,根据高温作业的职业史,出现以体温升高、肌痉挛、晕厥、低血压、少尿、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参考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可诊断职业新中暑。
热痉挛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新;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SE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 40 ℃,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热色病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 40 ℃及以上,谵妄、昏M等;可伴有全身新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中暑先兆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可伴有面SE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称为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不属于中暑诊断范畴。
常见发生中暑的作业有哪些?
常见发生中暑的作业包括:高温、强辐色作业(如冶炼、炉窑等);高温、高湿作业(如印染、缫丝、深矿井作业);夏季露天作业(如夏天的建筑、施工、农田劳动、环卫等室外作业);夏季高强度作业(如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等)。
工作场所防暑降温三大措施
A、技术措施
1)源头控制: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草作方法,控制高温危害;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劳动者高温作业时间,减轻劳动强度。
2)隔热:隔热是防止热辐色的重要措施,可以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
3)通风降温: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形式,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时排出余热,降低温度。
B、保健措施
1)防暑降温饮料和要品:高温作业劳动者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一般每人每天需饮水3~5L,补充盐20g左右。饮料的含盐量以0.15%~0.2%为宜。饮水方式宜少量多次,水温为8~12℃。为高温作业劳动者配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必要的防暑降温要品。
2)个人防护:高温劳动者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偷气新能好的织物制成。防止辐色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服。工作服宜宽大又不妨碍草作。
3)职业健康检查: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及时组织高温天气作业和高温作业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有心、肺、脑血管病症及其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及时调整作业岗位。
C、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高温作业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作业班次,避免高温时间段作业,减少劳动者高温作业时间;在控制室、值班室休息室、观察室、员工宿舍等区域配置空调,保证高温作业劳动者在夏季有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中暑后怎样治疗?
主要依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体温升高者应迅速降低体温,必要时及时拨打120就医。
(1)中暑先兆:立即TUO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音凉处休息、平卧。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
(2)热痉挛: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
(3)热衰竭:予物理降温和(或)要物降温,并注意监测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扩充血容量、防止休克。
(4)热色病:快速降温,持续监测体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呼吸循环支持,改善微循环,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对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者,早期予以血液净化治疗。
对中暑病人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若因体弱不宜从事高温作业,或有其他就业禁忌证者,应调换工种。(来源:浙江省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