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曾自述说: ”我原来不吃芫荽,以为有臭虫味”,但这次一咬牙吃了,神奇的是,“我就吃芫荽了。此来北地,每吃涮羊肉,调料里总要撒上大量芫荽”。
人类对于香菜的复杂态度,是先天基因和地域饮食文化共同决定的结果,延续千年、横跨东西,谱写了一条风味流转之路。
从古至今几千年,你不是第一个爱香菜的人
中国人吃香菜要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说起,那年年近半百、被削了爵位的张骞再次踏上了西行之路。但这一回张骞的收获却是空前丰盛,直接颠覆了中国人的味蕾,西晋人的《博物志》里记载: “张骞使西城,还得大蒜......沙葱、苜蓿、胡荽(即芫荽、香菜)。”(即便有所争议,胡荽的传入显然也与丝绸之路开辟有关,张骞居功至伟)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就是资深香菜党,他在《闲居赋》中表达了对香菜的喜爱——“堇荠甘旨,蓼荾芬芳”。
香菜味重,但中国人是含蓄的。所以古代我们就开始以香菜调味,驯服这种浓烈香气——
1500年前的《齐民要术》里,贾思勰教大家腌香菜,用开水泡过,再拌上盐和醋,香菜就“香美不苦”,大概是贾式的 凉拌香菜密法;明代的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载了一道用 香菜炒腰子的做法,和今天鲁菜里的“芫爆”异曲同工,用香菜味压腰子味,以暴制暴;元朝文献里有道 ”秃秃麻食”,先将羊肉切细炒熟,肉汤调匀浇于面上,最后撒一把灵魂香菜末,这可不就是一碗 正宗的羊肉面吗?
但也有不太含蓄,甚至有些狂野的存在,没错,就是在明代奇书《金瓶梅》第七十五回中,记载了一道离谱的香菜吃法——“申二姐伴着大妗子、大姐、三个姑子、玉箫都在上房里坐的,正吃 芫荽芝麻茶。”香菜加芝麻泡茶?顿时一股狂放不羁的味道,偷纸而出了。
由此可见, 中国人对香菜的爱恨贯穿古今。 且从恨到爱屡见不鲜,由爱生恨却闻所未闻。身边对香菜畏之如虎的朋友,或许哪天就一朝顿解,成为了香菜死忠。 从恨到爱,爱恨交织,这正是香菜独特的魅力。
文 | 叶吟啸
文字编辑 | 姜姜
地图编辑 | 刘云鹏
设计 | 任东
看更多优质内容,点击名片????????,星标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