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话里,有一个动词叫作“ 烀”。 烀与 炖近意,但实际的语言SE彩有所区别:炖即是常规的水煮,而烀,则一定要 大火、且 时间很长,譬如 烀土豆一定要烀到 面面乎乎, 烀肘子必须要 软烂无比,一锅炖物炖到一个 黏黏糊糊、面目全非的“过度烹饪”状态,才配称得上“ 烀”(所以东北人从来都说炖鱼而不是烀鱼)。
对待猪肉,烀显然是老派的东北人最稳妥的选择。古代的女真人,即最喜欢烀煮猪肉食用。清朝入关以后,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在祭祀时,一定要用大铁锅 白烀猪肉, 且不放盐。关键祭祀过后,这猪肉还要由参与祭祀者吃下,彼时的王公大臣 苦不堪言,甚至偷偷抹盐、白酱油块之类,有人还因此受罚。北京的老店“砂锅居”以一道 砂锅白肉名扬京城,其食材,就是大量从宫廷、王府流出的 清水煮白肉。
而在东北的杀猪宴席上, 猪的一切部件皆可被烀。没错,就连素来以 滑嫩为国人称道的 猪肝,也会被在大锅里被烀得 先硬后软、最后被手掰或切片。虽然失去了嫩滑,但此时的猪肝,获得了一种 神奇的质地,以及无比 浓郁的香味,掰一大块嚼到满口香,再配上一口 蘸了蒜酱的大肥肉,简直瞬间升仙。
除了烀, 蒸也是东北人一种较为原始的烹猪手段。除了直接把腌好的瘦肉上汽蒸熟就着大米饭吃,最为经典的,莫过于 蒸猪血。杀猪时,用调料调好 一大盆新鲜的猪血,再向其中倒入大量 豆油和 机蛋, 蒸出来的猪血,以内部部分区域出现蜂窝状的结构,表示出品之成功。这种猪血极其 滑嫩, 小葱花、猪血与 熟豆油的 香气不分彼我,算是杀猪宴上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
而除了这些相对粗犷原始的烹猪技法,东北人的猪肉菜中,其实还引入了大量经细的 鲁菜元素。
要知道,山东人作为闯关东移民中最主要的成分,为东北菜的底子中带来了大量经典的 鲁菜技法, 溜肉段、 干炸(软炸)里脊等饭店里最常见的东北菜,其实都充分发挥了鲁菜里“ 挂糊高低油温炸两次”的技法。只是这些菜SE到了东北, 肉块和菜码越来越大,味型越来越野,慢慢地,便 独立出鲁菜,自立了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