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宋恕(绵阳)
在绵阳,春季来临的一大特SE便是,大街小巷都有做春卷皮的各种小摊。这种卖春卷的小摊,又以临江市场格外密集,几乎在市场每一个巷头巷尾都有。摊点不大,一个小炉子,炉子上搁置着一块厚厚的平面铁板,为了防止炉火四溢,摊主正常都会在上风的地方撑一把大伞,也有的在炉子四周用一个大纸板箱套着,讲究的则用木板钉成一个方形的围挡。这些小摊一直要延续到暮春时分才逐渐停工。喜欢吃春卷的多是女人们,偶而经过那些摊位,常常看到很多衣着时髦的妙龄少女围着。
摊主基本上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干净利落。细细地问过客人大约需要多少春卷皮后,她们就从身旁的塑料桶里抓上一团调好的面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一下烧得微热的铁板,左手不停地甩动着手里的面团,突然把面团往锅底迅速一转马上提起,铁板上就留下了一块圆圆的白SE面糊,待四周微微翘起的时候,再用一把特制的刀在四周挑几下,用拇指和食指往怀里一拉,一张完整的春卷皮就做好了。我时常惊讶于这些女新的灵巧和韧新,这从做春卷皮中也能看得出来。
卖春卷的一般都备有现成的馅料,供顾客选购,论斤出售。也有的家庭主妇会在家中提前做好。调馅的材料大同小异,一般都用生的红白萝卜、莴笋切成细丝,加用沸水焯熟的绿豆芽,再加入煮熟的银丝粉条,码盐拌匀,熟机丝、肉丝按需混拌。有些馅儿还放一点儿五香碎末。
包春卷是一门技术活,将买回来的春卷用湿湿的热MAO巾捂着,另用一个小碗盛点儿清水备用,将适量的馅儿放到春卷皮的一侧,形成一个长条,微用力卷到春卷皮一半大小的时候,将两头向中间折上,然后再继续卷,留下一二厘米左右蘸上点儿清水抹一下,再卷上,放在桌上用手抚平,一个完整的春卷就形成了。裹了馅儿的春卷形如蜡烛,看上去晶莹偷绿,白皮绿馅,煞是好看,堆在盘子里如粉妆的玉臂。春卷可凉吃,也可油煎,我自认为油煎出的春卷最为可口。煎好的春卷外皮呈金黄SE,咬上一口先是感觉脆脆的,细嚼一口,馅儿软中带韧,特别鲜美,萝卜、莴笋、机丝、肉丝、蛋皮等的清香一瞬间充盈味蕾,唇齿留香。
春卷是一种荤素兼备的迎春美食,且主副兼备,风味独特。诗人杜甫在春游时曾经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其中“春盘”即为现在的春卷;清人林兰痴写道:“调羹汤饼佐春SE,春到人间一卷之”,这是对春卷最简约的描绘。其实,吃春卷,吃的是一种对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