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经细化还田增地力,变废为宝做强食用菌产业
秸秆综合利用的“邹城路径”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超通讯员盛超张勇
干净整洁的育菇车间内,白SE的双孢菇长势喜人。地处鲁西南的邹城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每年粮食产量47万吨以上,产出农作物秸秆50余万吨。2018年以来,邹城在抓好秸秆禁烧的同时,积极进行秸秆多形式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秸秆经济”气候。2022年,邹城市被确定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近日,记者走进邹城,实地探访秸秆综合利用的“邹城路径”。
秸秆经细化还田
一亩地只花67元
10月14日下午,邹城市大束镇孔付村村民孟庆香刚收割完的玉米地里,好不热闹,两台拖拉机带着深翻犁一刻不停歇地来回穿梭着,十几位村民在轰鸣的机器声中热火朝天地聊着天。
孟庆香和几位村民蹲在新翻过的垄沟里,用手丈量着深翻土地的尺寸,“这深翻的效果真不错,至少在30厘米以上,再旋耕两遍就能把硬土层都给打破了,加上秸秆打碎翻到地里,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来年粮食丰产有保障了。”孟庆香一边敲着硬土块,一边说着。
61岁的孟庆香嘴里夸赞的就是秸秆经细化全量还田作业。
为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生态循环生产,邹城市积极贯彻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从2000年左右起,就开始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今年,借助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的“东风”,邹城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程度高的大束镇、郭里镇、北宿镇,推广秸秆经细化全量还田。
“邹城在项目实施区域实施秸秆经细化全量还田作业2万亩,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06万元。”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部部长高飞介绍,整个还田作业包括秸秆深耕、旋耕、秸秆快速腐熟三个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