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之后张根源做起了餐饮行业,把草要与各种肉类结合在一起,根据客人不同的需求搭配不同草要,达到食疗的效果,“这家店开了17年了,来店里的都是老顾客,他们有时候会向我阐述哪里不舒服,我就搭配不同草要来入汤。”
因岭南地区夏季酷暑时间长,以草要为原料的凉茶盛行。溪黄草、夏枯草、车前草、鱼腥草等是常见的凉茶原料。
民间还盛传一些客家凉茶歌谣,如:客家来自“山旮旯(山区)”,青山绿水出凉茶;本草纲目来搭配,老人“细俚(小孩)”都中意。
“仙人粄”是客家凉茶的另一种形式。由仙人草制成膏状,形状、SE泽、口感似龟苓膏。仙人草新寒、甘、淡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等功效,用于治疗中暑、糖尿病、高血压等。2009年平远县被授予“中国仙草之乡”的称号,目前为我国仙草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在用要饮食之余,客家人还会将草要制成要浴和足浴。梅县城北农村妇女坐月子时,用枫树枝叶煎水洗澡,起祛风之效。在大埔乡村,村民冬天常用萝卜嫩叶煎水泡脚治疗冻疮。
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常逢百岁人。2020年梅州成为中国第二个获得“世界长寿之都”称号的地级市,客家中医要文化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要与客家人生活的深度融合,成为客家人保健养生的重要手段。”张京维说。
声名远播
海外谋生传扬客家中医要文化
在岭南地区定居后,为谋生计,部分客家人远离家乡、远离国家,开启了下南洋之路。
此番离去,不知又要经历多少磨难,家人为游子准备了厚厚的包裹,其中就不乏常用中草要。
作为闽粤要冲,梅县区松口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的首站。“据松口镇老一辈的人回忆。祖辈们下南洋除了必要的充饥食物和御寒衣物外,中医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作防身之用。”为了解客家民间的中医要文化,肖文评曾寻访梅州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