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今年59岁的覃志秋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可他自己也想不到,如今他的种鸭养殖场竟然年产值过百万元了。凌晨1时30分起床捡鸭蛋,清晨给鸭喂食、清扫鸭舍,3000多平方米的种鸭养殖区处处都有覃志秋的足迹,靠着勤劳的双手,他在事业上实现了“逆袭”。
覃志秋的种鸭养殖场位于柳城县寨隆镇独石村山脚屯。养殖棚内饲料区、产蛋区界限分明,饲料区配备了鸭用自动供水线,鸭子渴了就去供水线区喝水,这样既省工省时,还能减少粪水污染。
“如今供水问题可以在手机上通过APP智能草作,最辛苦的就是凌晨起床捡鸭蛋,种鸭产蛋时间多数在1时30分到5时,及时捡蛋,能让种鸭蛋保持干净,减少破蛋。”覃志秋现在养殖2300只种鸭,对种鸭的产蛋请况了如指掌。
覃志秋算了笔账,产蛋周期一般为1年,产蛋率平均为90%,按保底价1.56元计算,年产值超过100万元。种鸭养殖18个月不再下蛋后,还可以按老鸭的价格每公斤14元销售,一批老鸭算下来还能有近10万元的收入。可观的收益让覃志秋坚持养殖种鸭11年。
然而,覃志秋的养殖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初由于经验不足,养殖的种鸭苗还出现了病死现象,他虚心向公司技术员请教,聘请有经验的村民帮忙管理,每天勤观察种鸭的粪便、饮食等请况,通过莫索和实践,总结出经验和方法。慢慢地,他的种鸭养殖事业有了起SE,种鸭养殖由之前合作发展变成如今的“单打独斗”,这印证了一个道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我们是和公司联营,公司先帮投资,我们负责帮养殖和护理,所以我就看中这个项目,想发家致富,有机会就搏一搏。”让覃志秋成功的不仅是他的勤劳、肯干,还有“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
在寨隆镇政府的引导下,一开始养殖种鸭时,养殖户就与广西桂林市桂柳家禽有限责任公司柳城分公司采取联营的方式签订养殖合同。公司提供免费种鸭苗、饲料和技术指导,采取“统一鸭苗、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的模式,实行订单养殖,最终回收种鸭蛋和老鸭。
覃志秋的成功,让不少养殖户跃跃衣试。覃志秋的侄子韦建专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家里养殖种鸭与务工相比,时间比较自由,收入也不错,还能在家照顾父母。”韦建专是一名“95后”,之前在柳州务工。看准养殖种鸭的市场前景,韦建专果断回到家乡寨隆镇独石村山脚屯办起了养殖场。初次养殖种鸭,他就赚到了15万元。
目前,寨隆镇已建成1000只以上规模种鸭场48家,种蛋鸭年存栏14万羽,年产种鸭蛋3600万枚,注册有“炉溪”牌高钙鸭蛋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