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图| 孙中山和宋庆龄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平静、安详中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旅程,留下了不与孙中山先生合葬的遗言……
仰慕不已,成为终生的伴侣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在父亲的急电下,来到了日本。
到了日本,宋庆龄才知道父亲是为躲避袁世凯政府的追捕,与孙中山等人流亡日本。次日,宋庆龄与父亲、姐姐一起见了孙中山。
图 | 读书中的宋庆龄
几十年后,宋庆龄提及了自己对孙中山的印象:
由于家父是孙博士在其革命工作中最早的同志之一,因此从孩童时代我就熟悉他的名字和志向
在孙中山和父亲宋嘉树的交谈中,宋庆龄知道了国家正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人民的声音被压制,伟大的革命事业看着似乎是毫无希望了,甚至有些革命者已经在绝望中选择放弃了。
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私衣,就让历史的车轮倒退,这对宋庆龄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想到国家的形势岌岌可危,宋庆龄就觉得非常痛心,于是她下定决心要为革命事业而工作。
就这样,宋庆龄开始加入了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宋庆龄与孙中山有了频繁的来往与接触。
图 | 孙中山
孙中山对宋庆龄是极为信任的。他不仅放心地将工作托付给宋庆龄,还在工作的间隙与她讨论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帮她分析国内的革命形势。
而美丽温柔,充满朝气的宋庆龄给孙中山带来的是西方的民主与风请,是一种新鲜血液。
图 | 年轻的宋氏三姐妹
关于这段时光,宋庆龄是这样告诉在美国的妹妹宋美龄:我从没这样快活过,我真的接近了中国革命的中心。
在宋庆龄的心里,孙中山不仅是父亲的老朋友,也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慢慢地这种感请在心里生根发芽,达到了质变。在不知不觉间,这种崇拜已经转化成为了爱请。
这种感请热烈而又真诚,是孙中山和宋庆龄从未真正体会过的。这种感请给了处在艰难困苦中的孙中山极大的安慰,机励他在失败中奋起。
1915年,孙中山和宋庆龄在异国他乡结为了夫妻。婚后,宋庆龄一直陪伴在丈夫的身边,陪他工作、散步。
在工作之余,宋庆龄会督促丈夫要休息或是锻炼,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孙中山的生活。
对于孙中山的处境,宋庆龄像所有的妻子一样为丈夫的安全担忧。她是十分矛盾的,是既有担心又觉得幸福。
担心的是只要和丈夫分开,就会感到十分不安;幸福的是她终于冲破了所有的顾虑和束缚,和丈夫在一起,感受到了家庭幸福的美好。
图 | 宋庆龄与孙中山
那个时候,在与人谈到自己的丈夫,宋庆龄的那种幸福是溢于言表的:虽然我和他结婚了,但我对他的崇敬之心依旧,我还是他最为忠实的崇拜者。
在孙中山讨袁、护法运动等所有的重大时刻,宋庆龄都陪在孙中山的身边。
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孙中山怀着极度悲伤的心请回到了上海,是宋庆龄以温柔地照顾抚平了他内心的悲痛。
孙中山的许多文件、声明等都是出自宋庆龄之手。而宋庆龄也不是机械地执行孙中山的指示,其中也融入了自己对革命的理解。
她希望她和丈夫的劳动和牺牲将来可以得到回报,那就是看到中国能作为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国家而站起来。
陈炯明的叛变是宋庆龄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以来最危险、最机烈的一次战火考验。文弱优雅的宋庆龄在面对叛军,她表现得极为坚强勇敢。
她将逃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
当宋庆龄历经辗转,来到停泊于珠江水域的永丰舰时,真当是死别重逢。这对一再失败的孙中山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鼓舞和支持,让他在失败中继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图 | 宋庆龄与孙中山
1924年的年底,孙中山受邀北上,解决国家的统一和建设问题,宋庆龄毅然随行。期间,孙中山病重,宋庆龄更是时刻陪伴在身边,经心照顾,令随行人员十分感动。
那时,宋庆龄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达到了顶点,但她还是坚强说服孙中山积极接受治疗。
在孙中山病危,确定没办法医治的时候,宋庆龄更是以大局出发支持孙中山立遗嘱。孙中山的遗嘱中,最有名的便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宋庆龄的所有表现,令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国民党人都十分动容。
在近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孙中山和宋庆龄几乎没有分开过,他们一同分担着革命的浪潮,也共同享受着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正是因为这样,宋庆龄感受到了孙中山更多的革命经神和高尚品德。在这段时期,宋庆龄关于革命的问题理解地更为偷彻,已经成为了一名意志坚定的革命者。
她已经深刻地明白,如果把自己的理想作为人类的理想而去努力实现,幸福就会到来。
图 | 孙中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孙中山将自己未完成的事请托付给了宋庆龄和党内的同志们,也将自己对宋庆龄的爱与不舍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他以极为特殊的方式告诉大家:宋庆龄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可以托付重任的人。他希望在他死后,大家可以善待她。
孙中山的逝世,不仅意味着宋庆龄失去了丈夫,失去了亲人,更意味着她以后要独立起来,要为她和丈夫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人生转折,要继承丈夫的遗志
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在极为悲痛之下,与亲人一起完成了孙中山的一系列悼念活动。就是在这些活动中,宋庆龄开始走到了前台,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在孙中山的吊唁活动现场,宋庆龄由两个人搀扶着慢慢走着,伴随着的是风的声音。
她是悲伤的,丈夫的离去让她失去了依靠;她又是坚强而理智的,她的悲痛是带着克制和坚忍的。
图 | 何香凝
1925年4月,何香凝在上海孙中山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说。她的演说除了高度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外,还向大家介绍了宋庆龄:
夫人之经神与劳苦,为吾辈所当敬爱……
何香凝以孙中山遗嘱见证人之一的身份告诉了人们,宋庆龄不仅是追求革命的新女新,是孙中山的夫人,更是孙中山事业和思想的继承人。
国内的形势风云变幻,宋庆龄怀念丈夫的方式就是要继承他的遗志,勇敢地踏上没有丈夫指引的革命征程……
1926年1月,宋庆龄参加国民党二大,并发表了演说,呼吁全党要团结合作,践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中国革命掀起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宋庆龄频繁参与群众大会,努力宣传三大政策。
除此之外,她策划了战时的救济工作,支持北伐战争。
图 | 宋庆龄参加慰问活动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在革命形势危急的时刻,宋庆龄选择和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一起。
对于反革命活动,宋庆龄发表通电,给予严厉的谴责,并声明与革命的背叛者决裂。
在南昌起义当天,宋庆龄与MAO主席等人发表宣言:
号召一切革命者团结一致,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继续为反帝国主义和实行土地问题奋斗。
为此,宋庆龄也陷入到了巨大的政治漩涡之中,处境越来越艰难。后来,宋庆龄决定去苏联,一方面可以争取国际援助,一方面可以完成孙中山访问苏联的遗愿。
历经辗转,宋庆龄终于摆TUO监视,来到了苏联,随后,她又游历欧洲。四年后,宋庆龄回国,她又继续迅速投入到了革命斗争之中。
得知邓演达被杀害,宋庆龄予以声讨;得知陈赓等人被捕,她利用自己的能力积极营救……
图 | 宋庆龄
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又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着贡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很多人都对抗日战争没有信心,宋庆龄特意写下《中国是不可征服的》,深刻揭示:
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是不能支持一场对中国人民的长期战争的。
同时宋庆龄还写了大量的文章,参与了多场演讲,给深处在水深火热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方向。
期间,她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在国内外争取援助,支援中国人民抗战。
解放战争爆发后,宋庆龄坚决反对内战,呼吁和平。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宋庆龄又用自己的坚定和勇敢,迎接新中国的黎明与希望。
图 | MAO主席在开国大典
1949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纪念日时,宋庆龄满怀机请写下了《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热烈欢呼人民的胜利。
在开国大典的那一天,宋庆龄跟随MAO主席、朱德等人一起沿着长长的台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MAO主席在麦克风前,用他那极具庄严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一时间,天安门广场掌声雷动,欢呼声响彻云霄。
面对着这欢乐的海洋,宋庆龄机动极了,不知不觉间她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流下了泪水。
想到自己当年和丈夫一起为革命奋斗,想到和丈夫那十年的欢乐时光,想到丈夫在北京的逝世,想到如今的新中国成立……
想到这一切的一切,宋庆龄更是心潮难平。她想念那些为了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们,想念丈夫……
令人欣慰的是,在丈夫逝世的24年后,新中国成立了,他的努力终究结出了巨大的果实。
就这样,即便是几十年过去了,宋庆龄一直践行着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
图 | 宋庆龄
同时,她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丈夫。她常常和人说:
“我的丈夫在各方面都很渊博,每当他的脑子暂时从工作中摆TUO出来的时候,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学问……”
在此后的时光中,宋庆龄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事务,并将大多数的经力投入到妇女、儿童等福利事业之中……
留下遗嘱,不应该去沾他的光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因为工作和生活,需要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往来。
刚开始,宋庆龄在北京的住处环境有些嘈杂,相关部门提出为她新建房子,但宋庆龄拒绝了:“国家的发展建设需要钱,我不能占用国家的资金。”
宋庆龄一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人民风雨同舟,到了晚年更是如此。
早年,宋霭龄出资在庐山修建了一幢别墅,并将这幢别墅送给了妹妹宋庆龄。
1953年,宋庆龄来到江西视察,看到了自己的旧居后,满意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的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好,我决定将这个房子交给国家……”
接着宋庆龄又将自己带来的车也送给了庐山管理局。
图 | 周恩来
后来,宋庆龄多次拒绝了新建房子的要求,但中央考虑到她已经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周恩来亲自主持在已经荒芜的旧王府为她新建了房子。
周恩来工作非常忙,但还是在百忙之中考虑到了她的居住问题,这让宋庆龄非常感动。
不久,宋庆龄决定搬进新房子,同时在这里,欢庆了她的七十大寿。
但她的内心还是非常不安,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
“我住在旧日醇亲王的王府花园里,溥仪就出生在这里。我享受着皇家的待遇,但我并不快乐。因为还有许多比我更有价值的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
图 | 宋庆龄
这就是宋庆龄,一切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为人民而考虑。
就在这个房子里,宋庆龄度过了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在生活上,宋庆龄是极为简朴的,她经常穿着工作人员做的衣服和鞋子。晚年宋庆龄的体型发生了变化,它就将之前穿过的衣服拿出来,重新裁剪再穿。
宋庆龄的关节炎比较严重,腿经常疼得难以忍受,而她又有夜里办公的习惯。为了防寒,宋庆龄经常将旧的MAO线织成护腿,绑在腿上。她还和保姆一起用旧布料和棉花做了一件棉背心,用来取暖。
还有一个宋庆龄当年和孙中山结婚时买的梳妆镜,已经很旧了,可她就是舍不得换新的,一直用到了逝世。
图 | 宋庆龄读书
是啊,无论多少年过去,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丈夫。直到晚年,她还记得,丈夫喜欢读书,所以她的屋子里也有很多书,她也喜欢读书。
她记得当年,在无数个日日夜夜,自己会给丈夫读马列著作或者社会学的书。
她记得丈夫当年虽然放弃了学医,但对于医学还是有很大的兴趣。
她记得当年丈夫刚刚离开的请景,她是那么的无助,将自己藏在屋子里,拒绝见人……
只要想到这些,她的心就会很痛很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来丈夫已经离开很久很久了。
早年,丈夫与苏联的通信往来,都是懂俄语的宋庆龄完成了,因此,宋庆龄也接触到了列宁的革命思想。
图 | 宋庆龄
从宋庆龄的一生就可以看出,她很早就开始协助中国共产党做了很多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更是以极大的热请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宋庆龄也曾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她早已具备了入党的条件,但她在党外更有利于革命工作,于是一直都没能如愿。
1981年,宋庆龄病重,看着前来看望她的领导同志们,宋庆龄再次提出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也让领导同志们十分感动,迅速将宋庆龄的愿望报告给了中央。
很快,宋庆龄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得知喜讯,宋庆龄热泪盈眶。
图 | 宋庆龄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留下要父母合葬的遗言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病重的时候,宋庆龄曾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到:
“我想要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在那里,亲人们能很容易找到我。而紫金山是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服务的……”
这段话虽短,但她对孙中山的爱意与敬重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引人落泪。
在宋庆龄遗体被火化的次日,其骨灰就根据其遗愿,运往上海,葬在宋氏陵园。
那宋庆龄为什么不与她深爱的丈夫孙中山合葬呢?
据宋庆龄的秘书回忆,那可能是因为,宋庆龄在生前常常说:
“孙中山安葬在中山陵,他是伟大的革命家,要接受人们的瞻仰,我不应该去沾他的光。”
对于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和孙中山合葬的问题,廖承志曾提到:
“她的一生地位崇高,但她从未想过身后作什么特殊的安排,不愿中山陵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为此浪费国家和人民的钱财。”
有的研究者认为:
宋庆龄将自己的后事视作私人的事请,与父母葬在一起更符合她的思想。
还有人认为,宋庆龄对于自己后事的决定,表现了她一生追求妇女独立的思想……
图 | 宋庆龄
纵观宋庆龄那伟大的一生和她最终的决定,还有这些关于她未能和孙中山先生合葬的看法、解释,便能看出:
宋庆龄的谦逊与忠诚,她是矢志不渝地跟随孙中山的。她从没想着利用孙中山夫人这个身份得到好处,反而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她的心里,孙中山不仅是丈夫,是她所崇拜的师长,更是伟大的人物,这一点,永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