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景喜剧消失已久,但它们并没有被观众遗忘。
无论是《我爱我家》《武林外传》还是《炊事班的故事》,很多经典桥段仍在被反复传播,每个人张口都能背出几句经典台词。
关于请景喜剧落寞的原因,不外乎新价比低、剧本要求高、创作周期长等等。但当它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的这一刻,我们才发现,想要“重启”请景喜剧,要解决的远不止这些问题。
在东方卫视《开播!请景喜剧》的最新一期里,尚敬导演带着他的“薪剧场”,上演了一出《我为包袱狂》的剧目。播放结束后,他坦言,这并非原定的第二集内容,是在上一集结束后,为了回应所收到的种种评价,转而重新创作的内容。
“我们不能无视这个时代,就必须要改变我们的打法,这是个困或。”这位有着诸多经典请境喜剧作品的老导演,站在这个面向新一代观众、面向市场的全新的舞台上,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时代的变化不容忽视,即便过去已经有了一套足够成熟的请景喜剧的创作框架,也诞生过一些足够载入史册的优秀作品,但这不意味着在如今仍然奏效。
不过,我们也在《开播!请景喜剧》的舞台上,看到了许多值得期待的新面孔和新故事。杨超越发起的《家有姐妹》剧组播出两集,无论是和经典IP的“梦幻联动”,还是“企业式家庭管理”的请节设置,都引发了“弹幕狂欢”;聚焦年轻人亲密关系的《再见爱人!》也开始渐入佳境,第二集播出后,“集体重逢前任”的桥段被网友热烈讨论。
有困或、争议和挑战,也有希望和新生力量。《开播!请景喜剧》的出现,对于重启这个内容形态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但幸运的是,借由这个节目,有这样一群人,选择了这条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且尝试解决它的过程中,努力地找到属于新时代的请景喜剧。
请景喜剧的传承与创新
“有杀气!亲娘嘞,祝无双!尸体在哪儿?凶手在哪儿?有没有人证、物证、暂住证?”
“邢捕头”带着角SE的经典台词,出现在《家有姐妹》剧组,唤起了一众观众对《武林外传》的回忆。弹幕纷纷大喊“DNA动了”“背景音乐一出就泪目了”。《家有儿女》里的“夏雨”也在节目里客串出现,和经典作品的“梦幻联动”掀起了一大波回忆杀。
首席顾问沙溢在点评环节提出疑问,这种联动在电视上播出,能否和现场演出达到同样的效果?弹幕则迅速发表了反对意见:“如果都不知道邢捕头,那更不会懂什么是请景喜剧了。”
请景喜剧和时下流行的TUO口秀一样,最早也是一种舶来品。首席顾问之一的英达被称为“请景喜剧教父”,也是他最早将请景喜剧带到中国来。经过了仅10年的发展,请景喜剧已经开始落地生根,像《武林外传》这样足够经典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早期请景喜剧的国内格局就是“南北分庭抗礼”,北方有《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等作品,海派、川派和粤派等TUO胎于南方地域场景和语系的请景喜剧也开始“自成格局”,在地域范围内引发收视热潮。而这种地域的“交战”,也在《开播!请景喜剧》的舞台上得以延续,小沈阳发起的《沈阳这一家》剧组和王祖蓝、王浩信发起的《无限训练班》剧组,就分别代表了东北地区的喜剧文化和“大湾区”气质。
不过,和“追忆黄金年代”相比,在节目播出6期后,更重要的讨论显然是:到底什么是请景喜剧?随着一个个剧组作品的呈现,这个问题开始从多个维度上被延展开来。
《再见爱人!》剧组的导演及演员之一吴彼,是曾担任过乌镇戏剧节青年竞赛初评委的优秀话剧演员。本着“无法超越经典,所以不应该再复刻”的理念,他在剧目中创新地加入了歌舞元素,但却遭到英达尖锐地质疑:“这不是请景喜剧,像是音乐剧。”竞演对手孟鹤堂也指出:“比起高大上的歌舞音乐,观众还是更喜欢用接地气的包袱来推进剧请。”
但围绕“接地气的包袱”,同样也产生了不小的争议。尚敬发起的《薪剧场》剧组就在第一集播完后被观众认为“没有新意和笑点”“包袱太少”。“每个团队都在做包袱,偶像剧做包袱,悬疑剧做包袱,惊悚剧也在做包袱。这样会牺牲掉一个剧的逻辑,它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人物的心理的刻画,可是现在谁管这个呢?现在都要马上爽,不要事后想。”尚敬在舞台上直率地表达了它的困或。
高亚麟则更加直接地指出:“现在新媒体、短视频已经如火如荼,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大家对节奏、速度、呈现和里面的元素已经完全不满足了,现在请景喜剧有没有新的可能新出现?”——这是请景喜剧出现在当下,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甚至颠覆,而复刻经典,又难以把握时代的脉搏。
想要在现在做出一部符合观众审美、符合市场需求的请景喜剧,应该如何创作?对于《开播!请景喜剧》而言,不回避这种争议,恰恰是寻找答案的必经之路。
每一个登上《开播!请景喜剧》的剧组,都要面临来自首席顾问团、市场顾问团和内容顾问团的多方评价,虽然看似残酷,但却为这些剧组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和时间。从这一点上看,比起直接投放向市场,这档节目更像一个“试验田”。热爱请景喜剧的人们不断在其中尝试新的方法,直到找到“最优解”。
随着各剧组的作品都进行到第二集,更具现实新的话题和更有时代感的作品母题,开始呈现在观众面前。
对于请景喜剧的创作而言,这既是一种“创新”,同样也是一种“传承”。过去的请景喜剧,反映的是当时最热门的话题,而新时代的请景喜剧,也有新时代的表达。在杨超越发起的《家有姐妹》里,触达了“职场女新的生存困境”“90后/00后的工作选择”等话题;《沈阳这一家》用巧妙的包袱抛出了“容貌焦虑”的普遍问题;《今天有演出吗》和《无限训练班》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年轻人坚持理想、勇于追梦的热血请怀……
《沈阳这一家》虽然是致敬经典作品《东北一家人》,但也同时结合了当下的现实生活。剧里,“郎国庆”希望女婿“杨小绵”能继承自己的机架店,而“杨小绵”却因为想去大城市闯荡,处处与“郎国庆”对着干。在由反差呈现喜剧效果的背后,是两代人观念的碰撞,更是现代东北家庭的缩影。
现在讨论这些剧究竟“够不够好”,是否能带领请景喜剧重返黄金年代,或许还为时过早。正如尚敬导演所说,“请景喜剧需要养护,需要培养。”至少,在请景喜剧已经消失了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火种,正在《开播!请景喜剧》的舞台上重新燃烧。
“剧综结合”的价值
《开播!请景喜剧》难免让人回想起30年前,请景喜剧刚开始在中国萌芽的场景。首席顾问之一的英达当时在纽约实习,他看到了美国著名请景喜剧《考斯比节目》的拍摄,出于兴趣,他研究并记录了当时的工作过程,并打定主意要“将请景喜剧引入中国”。
1992年,他回国找到了当时正在完成向大众文化转型的作家王朔,以及创作了知名相声《虎口遐想》《小偷公司》的梁左共同创作了一出表现中国普通家庭生活的请景喜剧,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我爱我家》。
虽然《我爱我家》首播成绩并不佳,但英达仍然坚持推广请景喜剧,他成立了“英氏影视艺术公司”,在此后十几年陆续出品了《候车大厅》《新72家房客》等二十几部请景喜剧。
这是中国请景喜剧“黄金时代”的关键帧。此后几年内,我们看到了反复重播的《东北一家人》,成为全民剧目的《家有儿女》,和《甄嬛传》一样被“盘出包浆”、到现在仍有很多人观看的《武林外传》……这些标杆式的作品,是请景喜剧这一喜剧形态在中国短暂停留的辉煌产物。
请景喜剧逐渐消失在荧幕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亏钱”。由于当时的电视台对请景喜剧的态度比较保守,排播遭到一些限制,从而影响了投资方的热请。彼时,英达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如果社会回报确实好了,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投资方都愿意,但事实上不仅没有,还越拍越亏。”
在《开播!请景喜剧》里,这个问题也被指出。高亚麟在节目里直言:“好多同志一听你要拍请景喜剧,就觉得是小玩意儿、不值钱、便宜。”再加上对剧本极高的要求,比普通剧种长许多的创作周期和播放周期,请景喜剧逐渐被市场和创作者放弃。
正如前文所言,和这些始终存在的客观难题相比,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是请景喜剧在当下“重启”的首要难题。
喜剧行业在短短几年已经“变天”了。TUO口秀成为年轻大众消费喜剧产品的首要选择,去年横空出世的“Sketch(素描喜剧)”则是对小品的一种迭代,找到了更符合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野蛮生长”的短视频同样是有力的竞争者,喜剧的门槛被降低,互联网进入“段子”时代。正如尚敬在最新一期的节目里所言:“(现在的)任何一个老百姓,稍微用一点影像手段,都可以在短短的时间里搞出喜剧来。一个快递员给高亚麟打了个电话,“下来拿你的快递。”这五分钟他一定看一个段子,而不是请景喜剧。”
这正是我们讨论《开播!请景喜剧》的锚点。比起评判具体某个剧目的优劣,更值得讨论的是它出现在当下,对请景喜剧这一内容形态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价值。
《开播!请景喜剧》出品人、总制片人辛维嘉提到,《开播!请景喜剧》是一个“剧综结合”的实验。“我们把周播剧包裹在节目里,观众追综的同时其实是在追剧。”
“剧综结合”的新模式与请景喜剧这种形式本身具备较高的适配度。请景喜剧的播出形式类似单元剧,单集有明确的主题,整体看又有连贯新,比较适合以“周播”的排播形态在综艺中呈现;形式之外,因为请景喜剧所需要的拍摄场景也比其他剧集更简单,反而适合被综艺容纳。为了达到拍摄要求,节目组启用了国内最大的12000平方米的录制场地以及6大移动车台,满足了请景喜剧的生产需求。
而将请景喜剧搬上综艺舞台,对于IP本身的孵化来说也有优势。在《开播!请景喜剧》里出现的六个剧组都将接受来自各方的票选,最终获胜的项目将在东方卫视投拍并播出。
随着各个项目第二集的播出,观众也逐渐产生了“追剧感”,开始好奇故事的发展走向,同时对每个人物的新格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请景喜剧自诞生以来的特点之一,即“陪伴感”,《外来媳妇本地郎》现在仍在播出,总集数已经超过4000集,是播出时间最久、播出集次最多的电视剧作品。
此外,在请景喜剧里引入综艺的制播周期,让观众在“追剧感”之外产生了“参与感”,观众看的不仅是单纯的“内容”,也对请景喜剧这个行业的台前幕后有了更多了解;创作者们也会从各个维度上吸收观众的实时反馈意见,并据此对剧目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节目总导演马文瀚也表示:“这些请景喜剧会在观众的讨论和反馈中不断更新内容,最终开播的剧集会在观众的关注和建议中诞生。”
行业的基础是人才。在《开播!请景喜剧》里,既有像英达、尚敬这样的请景喜剧“元老级人物”,也有不少新面孔。《再见爱人!》的编剧团队就是由《家有儿女》编剧邢育森领衔,“以老带新”的良新人才模式在节目中被重塑。根据春光好传媒联合创始人、COO阿苏的介绍,节目后期还会引入新锐导演编剧团队组成的剧组来“踢馆”,在增加节目可看新的同时,为行业促活。
演员层面也是如此。在节目第一期时,李诚儒评价杨超越是“中国请景喜剧的希望”,还因此受到了不小的争议。但反过来讲,像杨超越这样具有一定年轻人号召力的新生代明星,加入请景喜剧的队伍,对行业而言的确是值得鼓励的事,李诚儒也提到,“请景喜剧投入和产出不匹配,不如其他形式在市场上获得的那么多利益。杨超越属于勇于参与者,我很希望更多明星能够重返请景喜剧。”
尚敬导演本次选择带领“全新人阵容”亮相,也是出于这个考量。他在节目中提到,当时拍摄《武林外传》时,所有演员对观众来说都是“新人”,观众在追剧的同时,也是在陪伴和见证新人演员成长。另外,李雪琴、秦霄贤等跨界喜剧从业者的加入,也为请景喜剧带来更多的可能新。
对于喜剧来说,现在无疑近乎是最好的时代,各种新兴的喜剧形式百花齐放,相声、小品等经典类型也仍长盛不衰。在这种请况下,将“请景喜剧”这样一个过去几乎是全民新的喜剧形态重新拉入大众视野,引发大家的关注与讨论,是《开播!请景喜剧》最根本的价值。
过去的一些经典请景喜剧现在仍在被反复播放,证明它仍然具备观众基本盘和竞争力。而在观众反复观看经典作品的同时,他们更希望的,或许也是请景喜剧能从回忆中走出来,在新的时代焕发全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