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治下的贞观盛世孕育出诸多著名的文臣武将。如文有“房谋杜断”……,武有李勣、李靖等等。在外交方面更是诞生了“地表最强”外交使臣——王玄策。本篇咱们就来聊聊这位外交家的“丰功伟绩”。
玄奘西行提起王玄策,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同时期的一个僧人法号玄奘的法师西行的故事。在正史中玄是偷渡去的天竺(印度),并且受到亲唐的印度国王戒日王诗罗逸多的款待。后来归国后还受到朝廷的礼遇,翻译诸多佛教典籍,并口述《大唐西域记》。
与玄奘不同样的是,王玄策是以“正规渠道”多次出使的天竺。
王玄策公元647年(贞观21年),王玄策率30人使团二次出使天竺。他一人灭一国”的事迹就是在这期间发生。与此同时,戒日王朝戒日王诗罗逸多死后无子嗣,大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对唐朝采取敌对政策。
当王玄策一行人出使到印度时,被戒日王朝士兵袭击,使团全都沦为俘虏 ,所带的稀世珍宝也被劫掠一空。
王玄策出使路线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新国王阿罗那顺统治不得民心。此事被拉迦室利公主(戒日王妹妹)知晓,暗中帮王玄策及其副使蒋师仁逃出越狱。
二人出逃后并没有即刻返回唐朝搬救兵,心想小小的邦国竟敢俘虏囚禁大唐“天可汗”的使臣!为了一雪前耻,二人找上了唐朝的“亲家”吐蕃,向吐蕃国王松赞干布陈说利害。松赞干布见既可以扩展领土,又可以卖唐朝一个人请,符合吐蕃的利益,便欣然借兵一千二百经骑。
大唐、吐蕃、戒日王朝后来王玄策二人又找到了吐蕃的附属国泥婆罗国(今尼泊尔)商量借兵。小弟见大哥吐蕃都借兵了,不表示一下也不行,也出手阔绰一下子借出七千经兵。
有兵之后,就该报仇雪耻了。于是二人率八千人一路势如破竹三天作战,攻破茶镈和罗城。新国王阿罗那顺强外中干,举国之力竟然打不过王玄策率领的八千经兵!经过机战王玄策生擒阿罗那顺及其后宫妃子和儿子等。此战降城邑五百八十所,获牛马三万余头匹、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虏男女万二千人,凯旋而还。
印度士兵肯定有人就有疑问,王玄策仅一人之力立下这“旷世奇功”为什么在史书上却默默无闻呢?
当捷报传到长安后,但是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因为唐朝没有把天竺当成对手),归来王玄策仅仅被封为五品的散朝大夫(白居易也当过这个官),因为官职不大,加上当时“众星云集”并不显得出众,所以没有被史书当独立传。至于青史留名,还是后来还是从史书挖掘出来的故事。
唐军当时唐朝与印度隔着一个吐蕃,唐朝对偏远国家的政策向来以亲和为主。因此,不久后唐朝与天竺诸国很快恢复友好关系。公元691年,天竺诸王还一同到长安进献。
王玄策的灭国之战的收益,对唐朝来说只剩宣扬国威了。因为此战最大的受益国还是吐蕃和泥婆罗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领土得到扩张。
万国来朝此后,王玄策任然出使天竺,还将天竺摩伽陀国取制糖法传到国内。将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著成《中天竺行记》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