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抗战老兵说,当年跟小鬼子打仗,活的难抓,死的也难抓。因为日军从不轻易抛弃阵亡者的躯体,每有伤亡,必将尸体抢回来焚化,绝不留下一具尸首。待战事告一段落,日军指挥官亲自主持祭奠仪式,而后择机将骨灰运回日本,灵位则放入靖国神社。
所以翻看日军旧照,常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长长的行军队列,每个日军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白布裹着的小盒,里面是在中国战场毙命的日军“骨灰”。注意!我这里用了个引号,为啥呢?因为里面确实是骨头,是不是人的,那就要打个问号了!这里面的故事,接着听我说。
话说1935年6月,日本借口孙永勤事件和胡白被杀事件,强迫国民政府签订了《何梅协定》,攫取了河北的控制权。不久后,又借口4名日军在察北县受辱,强行签订了《秦土协定》,不费一抢一弹占领了察北。
成功来得太容易,导致日本人野心更加膨胀,竟想鲸吞内蒙古的大片土地。于是,他们加紧武装德王、李守信等伪蒙军队,派大量日本军官进行训练和作战指挥,同时利用汉间王英收罗匪徒,扩充伪军规模。1935年11月,伪蒙军队在装甲车和飞机的掩护下,大举向绥远进攻。傅作义亲上前线指挥,晋绥军取得百灵庙大捷。
同年12月,伪蒙第7师联合王英残部1000余人,在锡拉木轮再次发起进攻。然而,伪军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本来就没什么战斗力,先前在红拉尔图和百灵庙连吃败仗,士气早就打光了。他们眼看败局已定,不肯为日本鬼子卖命,所以抢声一响便鸟兽散了。
王英手下的旅长石玉山和金宪章,与傅作义的部队秘密取得联系,于12月9日夜,趁日本顾问与伪蒙军发生矛盾之际,举行暴动倒戈,著名的日本特务小滨等27人被处决,伪蒙第7师被全部缴械。至此,日军妄图进犯绥远的企图彻底破灭。
战事停息后,绥远省政府外事副主任苑乃安迎来一位稀客,他就是日本驻绥远特务机关长羽山喜郎。苑乃安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通日语,也认识不少日本高层,在中日两国政府里都有人脉。羽山喜郎亲自登门,就是为了索要那27名日军的骨灰,但苑乃安按照上级指示,以“骨灰全部扬弃于茫茫草原,无法搜集”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
然而,羽山喜郎再三登门,甚至用恳求的语气对苑乃安说:“苑先生,关于骨灰之事,你们何必那么死心眼呢?我一再同你解释,此举只是为了向上级复命,关东军对家属也好有个交代,别无他意。此事你们只要肯帮忙,不过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耳。广阔的草原上,还愁找不到一点骨头?把它烧成灰给我一点,不就把此事圆满结束了吗?谁管它是牛的,还是马的!”最终,上级同意了羽山喜郎的请求,并按他说的方法搞来了27名日军的“骨灰”。
由此可见,日军对战死士兵骨灰的重视,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上级和阵亡家属。据史料记载,日军在战斗结束后,轻伤者抬回医治,重伤者虽能言,日军却“每以大刀砍为两段,以马驮之而回”。对生者毫无怜悯,对死者又岂会敬畏?
事实上,由于战事机烈或者遭遇惨败,日军也很难每次都把尸体抢回去,砍掉一条胳膊或者割下一根手指,带回去烧成灰,也就算完成任务了。而那些死无葬身之地的小鬼子,下场很可能如同小滨一般,随便找点骨头烧一烧,就装进骨灰盒送回日本老家了。而他们的亲人在靖国神社慰藉亡灵时,哪里会想到祭拜的竟是个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