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和思维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
宝宝从出生到开始牙牙学语,再到最后可以完整地和大人沟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大人期待着和宝宝对话的那一天。但糖妈身边有家长,希望宝宝稍晚一些说话,觉得这样有福气。
实际上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是有一定范围的。超过范围就不能用“贵人语迟”来解释了,很可能是“语言饥饿”造成的。
3岁宝宝不爱说话,上幼儿园成问题
前段时间糖妈在小区里,遇到邻居诺心带着她的女儿,愁眉不展地散步。
打过招呼后,诺心和我聊起女孩上幼儿园的问题。孩子已经3周岁了,平时能清楚地说“爸爸、妈妈、吃饭”等简单的话,但学习别的词语很难。
正值幼儿园招生的时候,诺心带着女儿去了两家幼儿园,老师都建议她晚一年上学。
女孩自理能力非常棒,也乖巧懂事,没想到最后却因为说话晚,耽误了上幼儿园。
说到这她非常自责,明明可以早些锻炼宝宝说话的,却听家里老人说,孩子说话晚更聪明、沉稳,能成大事,就没刻意去教宝宝说话。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并不是少数,宝宝不是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学会说话的,引导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宝宝“语言饥饿”。
什么是“语言饥饿”?许多家长没重视
语言饥饿,是指在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语言刺机和引导,出现语言的匮乏或是拒绝说话的请况。
语言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让孩子学说话不仅仅是说出来那么简单,完整顺畅的语言,同时锻炼着宝宝多方面能力。
正常请况下,宝宝在1~2岁发音就渐渐清楚了,如果宝宝在2岁以后还不说话,要格外重视起来。
宝宝说话又少又晚,一系列的发育都会受到影响,阻碍宝宝未来发展。
首先,口腔肌肉得不锻炼,说话吐字不清
宝宝刚开始学说话,有轻微的“大舌头”是正常,随着不断说话,口腔和舌头的肌肉得到锻炼,就会越来越清晰。
而迟迟不说话的宝宝,口腔的肌肉得不到锻炼,越拖着说话就越不清。
其次,不说话的宝宝,大脑思考相对减少
宝宝迟迟不说话,语言组织能力下降,陷入说不好、说得少——语言组织得不到锻炼——越来越不想说的不良循环中,智力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后,“语言饥饿”的孩子,往往新格内向或偏机
孩子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容易受委屈、发脾气,转而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或封闭自我。
在日常和家人小朋友相处中不顺畅,不满足幼儿园的入园要求,都是“语言饥饿”带来的负面影响。
孩子为啥会出现“语言饥饿”?家长自查原因
若是真的想让孩子聪明、有福气,应该通过学说话来锻炼大脑,会表达的孩子才能得到及时的照顾,才更有福气。
孩子的“语言饥饿”,家长有很大责任。以下几类错误的做法,很多家长中招了。
帮孩子说话:家长和孩子之间心有灵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知道宝宝的想法。因此家长会注定帮孩子说出来。
“宝宝是不是饿了?宝宝想出去玩呀?宝宝要拉臭臭吧”,孩子听到问题后,给出的回应只有点头摇头,或者简单地说一个“嗯”或“不”字,得不到锻炼。
家庭语言环境太过安静:如今很多年轻夫妻不跟老人住在一起,家里只有一个人带娃格外安静。
家长觉得宝宝还不会说话,很少与他对话。宝宝也很少听到家里人说话,对语言比较陌生。
教得过于简单或者难度过高:糖妈见过许多家长,在宝宝2岁多时,还在教他说叠词。也有些家长对11个月大的宝宝,说一些有难度的长句子。
这样一来,会导致大一些的宝宝接触的词语匮乏,小宝宝觉得说话太难,拒绝学习。
避免宝宝“语言饥饿”,家长这样做
教宝宝说话,应从年龄、环境和难度等多方面考虑,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1)注意语言沟通和环境
家里人多、说话声多,孩子学会说话的时间相对较早,掌握的词汇量更多。
不要等到宝宝1岁了才开始对着他说话,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要经常对着宝宝说话,并进行眼神交流,让宝宝熟悉沟通的状态。
通常来说,从宝宝8个月左右,就可以有意引导他说话,不要晚于1岁开始。
2)让宝宝主动说出来
宝宝说出一个字、一句话,是模仿——思考——发音和组织语言的复杂过程,只有多说才能得到锻炼。
家长停止“帮”孩子说话,引导宝宝主动说出来。从简单的“拿”和“吃”开始,再慢慢过度到短词短句,到最后完整的长句子。
3)注意教宝宝说话的难度
0~3个月的宝宝,天生就会“哦、啊”的声音;4~7个月的宝宝,可以发出a、o、e的声音;或者ma和da,开始能听懂大人说话。
8~10个月,宝宝可以很清晰地发出ba、ma、da,大部分宝宝可以清晰地喊出“爸爸、妈妈”“baba、mama”的声音。
从宝宝6个月以后,家长可以和宝宝强调,和这些发音有关的单字、词语,可以借助叠词降低难度的。
10个月后的宝宝,开始模仿大人说话,大约到了12个月,宝宝便有了能力,说出第一个完整且有意义的单词。
1岁后的宝宝,会指认物品,例如电视、手机或苹果。能轻松地说叠词或单字,小部分宝宝能说出5个字左右的短句。
这个期间,家长要加强与宝宝的互动,主要引导宝宝自己说出来。
1岁半以后的宝宝,可以掌握30~50个单词,可说6个字左右的短句,喜欢说话,并且词汇量大增。过了1岁半以后,不要再继续教宝宝说叠词了。
2岁以后的宝宝,能说出自己的名字,懂得年龄和新别,渐渐分清“你我他”。
家长在这个阶段,多跟宝宝聊天,锻炼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经过前面几个阶段对应难度的引导,宝宝就可以在2岁之后越说越好。
糖果妈妈心里话: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不必超前,但也不能落后,避免孩子“语言饥饿”,家长尽早做出改变。
【今日话题】你的宝宝是多大学会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