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环球人物杂志
从家乡出走,
又回到家乡,
对她来说,都是本能。
作者:王秦怡
9岁那年,是余燕恰第一次出远门。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个被称为“溜索女孩”的傈僳族小孩才有机会去外地游玩。
飞机从高山峡谷上掠过,终点是首都北京。
她去了天安门,去了鸟巢,第一次看到那么多车子在街上行驶,第一次住着和老家竹楼完全不同的酒店,第一次意识到,在云南怒江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2008年,余燕恰去北京。照片于2014年重新翻拍。(受访者供图)
而在这之前,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乡里。
每逢赶集,她常常跟着爸妈走山路下来,再滑过一条长长的溜索,最后走大概15公里,就从村子里到了马吉乡。有时,爸妈也带一点农作物去集市上卖,但无论如何,马吉乡基本上是他们的生活半径。
因此,对于余燕恰来说,北京之行带给她的震动远远大于内心的快乐。
她从来没有生出过“不上学了”的念头,上了高中又上大学。在村里人看来,这是“余家小娃娃爱念书”,只有她自己清楚,这种“爱念书”完全是出于本能——一种想要走出家乡的本能。
但现在,余燕恰想回到家乡。
前不久,23岁的余燕恰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她选择回到家乡怒江州就业,成为怒江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人员。
这条消息瞬间在网上刷屏,采访也纷至沓来。
7月18日,《环球人物》记者联系余燕恰时,她的声音里流露出一丝疲惫。那几天,有两家媒体正在跟拍她,甚至有一天拍摄到了晚上9点多。
·余燕恰幼时在江边溜索桩旁的照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