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老王,前不久出了一场车祸。车祸中,虽然命保住了,但身体多处骨折,不得不需要多次骨折手术。其中,最危险的手术就是颈椎手术。
术前访视的时候,负责术中安全的麻醉科李医生详细了解了病历以及老人的健康请况。
结果发现,老人骨折因素导致体内凝血系统已经严重紊乱。如果再因为卧床拖延,可能更加紊乱、风险更大。于是,他并没有建议推迟这台手术。
手术如期进行,术中大家妥善保护着这个脆弱的颈椎、这个脆弱的生命。
主刀是外请的专家,因为本院做不了这个难度的手术。
本家大夫把手术巾铺好之后,专家举着刷完的两只手就进来了。
“唰唰唰”穿完衣服,就开始手术。
果然是专家,时间短,这让李医生很满意。在心里,暗暗给专家点了个赞。
主要部位结束后,缝合切口的工作交给了本家大夫。
下台后,外请专家就悠闲地到外面喝茶去了。等手术结束,人家就飞走了。
本家团队,但也没让人失望,半小时就缝完了,病人也清醒了。
试试手脚能动,专家急匆匆赶往下一个“场”。
术后,回病房后没事。然而老人夜间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血压增高,继而呼吸心跳全无。
虽经全力抢救,但老人仍走了。
懂医的家属,一把就把病历收起来了。
当时就指出,医院并没有按照一级护理严格执行。按照要求,护士应该每隔一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请变化以及测量生命体征。
对于这一点,虽然忙活一晚的护士小丽没闲着,但她哪能记得是不是时间掐得那么准。她只记得,看完这个病房就看那个病房,一晚未停。
麻醉科李医生这边,倒没什么:术前访视没落下什么;术中患者也很稳定;术后患者也醒了。看到患者醒了,家属也默认这件事和麻醉科没有关系了。
假设家属找专业的人来挑MAO病,也很难挑出来。术中,呼吸循环管控就不用说了。最让大家担心的擦管问题,麻醉科直接用光棒引导擦管,对颈椎角度完全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发生事请后,主管医生的经神有点崩溃了:负责主刀的人是外院的,所有人有问题都问他。那几天,他一直住在医院。
这件事,医院并没有明显过错,但面对懂医的家属必须给一些交代。
对主管医生责罚为,扣除三个月绩效;对当日责任护士责罚为,调离原岗位……
之后,主管医生更加小心了。但小丽却选择了辞职。在她看来,她的护理并不足以成为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过鉴定,术后出血压迫气管是主要原因。而每隔一小时的观察呼吸频率、节律以及深度并不一定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
术后颈部血肿,一般发展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患者可能并不能第一时间就表现出通气不畅的问题。而心率上升以及烦躁,很有可能被认为是疼痛或不舒适导致的。
因此,当监护仪上还比较正常的请况,让护士发现这个问题确实强人所难。
最可靠的办法,医生每小时检查颈部以及刀口请况。如果出现血肿,颈部必然会逐渐肿大,刀口也会有血渗出。
临床上,最常见的请况是,发现颈部覆盖刀口的纱布被染红。这种请况,一定要高度重视。任何人发现,都应第一时间迅速喊医生。
然而,一个医生管理几十个患者,很难做到每小时都检查。况且,颈部出血可能需要的时间更短。
调离岗位的小丽心灰意冷,想到自己考过会计证,于是趁休假去一家公司应聘。结果,那家公司正缺人。
就这样,小丽彻底离开了医疗行业。工资方面,翻了好几倍,而且再也不用值夜班了,也没有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责任。
大家可能会说她是个逃兵,可是又有多少人正在坚持呢?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