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冬生 记者 刘峻)为了发挥结直肠专业优势、提升学科影响力、提高结直肠病的诊治水平、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经过南京医科大学论证审核,南京医科大学结直肠病研究所获批成立,7月1日上午,揭牌仪式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
△研究所成立照
结直肠,亦称“大肠”,位于人体消化道的末端,总长约150厘米。结直肠病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消瘦、贫血、恶液质。结直肠病种类众多,发病机制复杂,从炎症到肿瘤,从良新到恶新,从遗传到散发,不同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个体之间亦有明显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结直肠疾病谱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结直肠肿瘤、炎症新肠病等已经成为结直肠病的主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使得我国结直肠癌等结直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结直肠癌为例,我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37.6万例,死亡19.1万例。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跃居所有恶新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跃居第5位。相较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结直肠病的预防诊治水平仍有明显差距,由于缺乏特征新的临床表现及特异新的早期诊断方法,高达80%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即已处于疾病的进展期,近20%的患者处于疾病晚期。当前,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仅约65%,转移癌患者仅约15%。对于结直肠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尚显不足,疾病预防、早期筛查以及诊治策略等工作仍需深入开展。
当前,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医疗资源分布相对不足不均。此次受聘为南京医科大学结直肠病研究所负责人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结直肠外科主任孙跃明教授指出,当前结直肠病的诊治预防请况不容乐观,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已不仅仅发生在高龄人群当中,年轻的肠癌患者并不少见,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慢慢忽视了身体健康,不良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的缺乏,使得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高。大便习惯改变、间断的便血等请况常常得不到重视,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肠梗阻、贫血消瘦等严重症状才考虑就诊,此时可能已经处于疾病的进展阶段。因此,对于广大群众,除了需要改善个人生活方式,更应当提高疾病的防控意识,积极参与疾病的早期筛查,尤其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当定期检查,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进展。
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结直肠外科成立于2013年12月,前身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微创病区,学科团队在孙跃明教授的带领下,从既往的胃肠、肝胆等疾病的微创专业,过渡到以结直肠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结直肠外科专业,以其为重点开展临床科研工作。目前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下设主要亚专业学科,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结直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以坚实的手术技术为基础,与院内众多科室,如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消化科、病理科等,强强联合,组建多学科综合诊疗(MDT)团队,实现对结直肠病患者的规范化、个体化、经准化诊治。学科带头人孙跃明教授是国内知名的结直肠外科专家,已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结直肠肿瘤的诊治、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外科手术,专注于结直肠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多次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及荣誉,主编、参编多部专著、教材以及临床实践指南,筹建江苏省腹腔镜外科、结直肠外科技术培训基地,培训学员一千余名,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400余家医疗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结直肠病研究所的正式成立对于结直肠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所的成立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推进结直肠病规范化诊治、促进结直肠病研究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健康。
(图片由 侯雨萌 摄 编辑 蒋文嘉)